登录/注册
习惯形成对于消费的影响分析.doc
2023-09-20,文件大小: 473.5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论文领域:宏观经济学消费习惯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习惯形成理论对中国居民消费平滑特性的研究摘要:最近1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且1996年至1999年,为了刺激消费,央行连连降息,但是通过对居民消费数据的实证检验,证明消费存在过度平滑特性,由此可见,消费对于收入增长、利率下降的刺激,反应并不敏感。如何解释?本文从习惯形成理论出发,在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讨了消费习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在理论方面,从习惯形成出发对持久收入消费函数进行修正,通过对修正后的函数形式平滑特性的分析,认为消费中的习惯形成,减少消费变化的波动性,使得消费函数更加平滑。在实证检验方面,通过对最近10年不同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印证了习惯形成消费函数的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可以对中国居民消费数据的平滑特性做出解释:消费习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使得消费者不会对收入增长、利率下调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做出即时的、充分的反应,而是倾向于在较长的时间内,以较小的幅度逐渐地对消费支出进行调整。关键词:平滑特性;习惯形成;持久收入;面板数据Abstract:In the last 1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swift. In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d decreased therate of interest frequently from 1996 to 1999. But comparing to the growth ofincome, the growth of consumption is smoother。 Why?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problem based on habit formation theory。 According to habit formation theory,consumers' habit will influence the decision of consumption。 Considering theimpact of consumers’ habit, consumers prefer to adjust expenditure in a long timethan change it immediately。 Then the hypothesis of habit formation yieldedevidence at the panel data of China's urban household expenditure on food。 It is theproof of habit formation theory, and then we could use it to explain the phenomena ofChina. The impact of consumers’ habit results in postponing change of expenditureand consumption increases smoothly in the long run. So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whythe income increasing and the rate of interest decreasing have little effort on theaggregate consumption.Keywords: smoothness; habit formation; permanent income; panel data


体可以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考虑到国内在消费习惯问题方面的相关研究
比较少,所以在第二部分中首先对消费习惯形成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其
次总结了近来国外在这方面研究的相关成果。在第三部分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平滑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第四
部分首先是进行理论分析,引入习惯因素,对持久收入的消费函数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
将修正之后的结果与经典的理论形式进行
比较,分析消费函数的平滑特性。接着在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面板数据中对
添加习惯因素的消费函数形式进行实证检验,并对消费习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1本文中使用的人均GNP与居民人均消费的数据是用
零售价格指数调整之后的结果(1950=100),人均GNP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率也是
根据进行价格调整之后的结果计算出来的。本文的数据来源是历年中国
统计年鉴。2
消费习惯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习惯形成理论对中国居民消费平滑特性的研究摘要:最近1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且1996年至1999年,为了刺激消费,央行连连降息,但是通过对居民消费数据的实证检验,证明消费存在过度平滑特性,由此可见,消费对于收入增长、利率下降的刺激,反应并不敏感。如何解释?本文从习惯形成理论出发,在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讨了消费习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在理论方面,从习惯形成出发对持久收入消费函数进行修正,通过对修正后的函数形式平滑特性的分析,认为消费中的习惯形成,减少消费变化的波动性,使得消费函数更加平滑.在实证检验方面,通过对最近10年不同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印证了习惯形成消费函数的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可以对中国居民消费数据的平滑特性做出解释:消费习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使得消费者不会对收入增长、利率下调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做出即时的、充分的反应,而是倾向于在较长的时间内,以较小的幅度逐渐地对消费支出进行调整。关键词:平滑特性;习惯形成;持久收入;面板数据一、引言最近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非常迅速,人均GNP的平均增长率为8.47%1.但是居民消费的增长却相对平稳,平均增长率为7.26%。而且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从1996年5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3年之内连续7次降息,并在1999年11月开征利息税。虽然从理论角度而言,无论是收入增长还是利率降低都应对消费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是实际上即使在收入与利率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水平也没有显著的增加.关于这一结论,可以很直观地从图1中看到,相对于人均GNP而言,居民人均消费序列较为平滑。为什么消费没有对收入以及利率的变化做出充分反应,而是表现得如此不敏感?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一度是宏观经济中的热点,众说纷纭。但是讨论大多从外部因素着眼,强调收入分配、流动性约束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对消费决策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消费者的自身特征——消费习惯的角度出发,从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两方面探讨消费习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大


意义进行说明。最后是结论。图1 1994-2003中国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GNP数据来
源:1990—2004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二
、习惯形成理论简介以及相关文献综述1。 习惯形成理论
简介1989年Campbell与Deaton在一
篇著名的研究论文中对美国的季度消费数据进行研究之后
指出,根据持久收入理论,消费者会根据他所期望的今后一生
中的收入,而不仅仅是当前的收入决定消费水平,因此持久收入相对于当期收入而言,
具有平滑消费的作用。但是即使如此,相对于持久收入理论的预期而言,实际的消费数据对于收入
冲击的反应表现得更加平滑,他们将其称之为过度平滑
(excess smoothness)特性。习惯形成理论的发展是基于对消费数据中的过度平滑特性的探讨.消费习惯形成理论与经
典消费理论的区别在于偏好的时间不可分性(time-nonseparablity)。在经
典消费理论中,偏好是时间可分的(time—separable),也
就是当期的效用水平仅由当期的消费水平决定;而习惯形成理论
则认为偏好是时间可分的(time—nonseparable),也就是当期的效用水平不
仅依赖当前的消费支出状况,而且与此前的支出水平(滞后消费)相关。之
所以对效用假设进行如此变动是因为: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认为,持久的
舒适会产生厌倦,但是刺激却可以消除厌倦。与此对应,消费者会对消费水平的长久不变感到
厌烦,;但是消费的增长却可以带来与愉悦,因而增加满足感(参
见Scitovsky等人,2004)。所以对于消费行为而言,存在一种追求消费增长的
偏好,将这样的行为倾向可以看作是个体的决策习惯,这就是习惯形成理论的出发点。如何
将这种变化进行模型化处理?习惯形成理论引入有效消费(effectiveconsumption)的
概念。与经典消费理论的区别在于:经典消费理论中是当期的消费水平决
定当期的效用水平;而习惯形成理论中当期的效用水平取决于有300500700900110013001500170019002100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居民人均消费人均GNP3
的现实


消费,就是利用滞后消费对当期消费进行调整。对于有效消费的定义有两种常见的形式:和2(参
见Wendner,2003)。在习惯形成理论的研究中,对于这两者通常并不进行
严格的区分,而是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取一
种有效消费的定义形式,与特定形式的效用函数结合,对问题进行分析。2、习惯形成理论的文
献综述(1)国外文
献综述习惯形成的
纯理论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探讨习惯强度与消费增长、
储蓄之间的关系(参见Smith,2002;Wendner,2003;Alessie与Lusardi,1997);二
是在习惯形成模型中讨论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问题
(参见Fuhrer,2000;Carroll等人,2000).习惯形成的实证研究一直存在较大争
议.Heaton(1993)对美国月度的总量
消费数据(aggregate consumption data)的检验认为习惯形成的特征不明显,Dynan(2000)
应用美国的食品消费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消费中习惯的影响并不显著。与此相反,Braun等人(1993)
的检验确认了日本的总量消费数据中习惯形成的存在,Fuhrer(2000)
对美国的总量数据使用VAR模型拟合,结果现实数据与理论模型得到较
好地统一.究竟习惯形成模型是否显著,消费中习惯的强度如何还需进一
步深入探讨。(2)国内文
献综述国内在消费的习惯形成方面的研究相对
滞后,明确地提出“习惯形成”这一
概念的相关研究成果极为少见。龙志和等人(2002)以某省会城市1999—2001的食品消费的面板数据对消费习惯形成模型进行
估计,认为存在显著的习惯形成的特征。三
、居民消费数据平滑特性的实证分析Campbell与Deaton(1989)对
美国的消费数据进行研究之后,指出持久收入理论不
足以解释实际消费数据中的平滑特性。从直观感觉,中国居民消费表现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上传者
可乐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