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阶段综合测评2 地球上的水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
2023-10-22,文件大小: 40.0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阶段综合测评(二) 地球上的水 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a—d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②b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③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④d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 [根据图示a—d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外部圈层,但没有联系地球的内部圈层,①错误;d环节为地表径流,受地表植被影响大,④错误。]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3题。2. 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降水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D.④—地表径流3.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凝结降水2.D 3.B [第2题, 根据图示箭头的方向可判断①表示海水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大气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故选D。第3题, 人们对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等环节影响不大,但对地表径流,可以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施加影响。故选B。]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对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据此,读下图回答4~5题。4. 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A.降水B.蒸发 C.下渗D.水汽输送5. 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  )A.绿地B.草皮空心砖C.普通混凝土砖D.透水混凝土砖第 1 页


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7月份较小第 2 页
4.C 5.A [第4题,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下渗等环节,不同性质的地表,对下渗的影响是最大的,故C项正确;地表性质对降水、水汽输送基本无影响,故排除A、D项;地表性质对蒸发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大,排除B项。第5题,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绿地的累积入渗量高于其他地表性质的地面,故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绿地,故A项正确;草皮空心砖、普通混凝土砖、透水混凝土砖等地表的入渗率都小于绿地,故排除B、C、D项。]下图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6~7各题。6.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7.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6.A 7.D [第6题,根据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中各个圈层之间关系可知,乙、丙、丁三个圈层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圈,即甲为大气圈,下渗进入丙岩石圈,乙生物圈通过植物蒸腾进入大气圈,所以可知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第7题,生物生长不会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岩形成属于内力作用,水循环不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地壳物质循环不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地表受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季风环流的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进入陆地,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8~9题。8.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


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C.植
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D.跨
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8.C 9.C [第8题, 东亚
位于北半球,7月为夏季,气温高,环节①水汽蒸发量较大;南亚是热带季风气
候,1月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环节②降水的量较小;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
候,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环节③地表径流的水量较小;
开普敦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7月是其冬季,受
盛行西风影响,环节⑥水汽输送的水量较大。第9题, 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③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修
建水库,使水库面积扩大,增加了下渗量,使环节⑤地下径流的水量增加;植被有
涵养水源的功能,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下渗的水量增加,C正确;
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地表径流水量的空间变化。]10.下列水
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A.河
流水B.湖泊水 C.
冰川水D.地下水A [根据更新
周期把水分为动态水和静态水。其中河流水的更新周期最短,为动态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目前
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
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
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11~12题。11. “海
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增加B.②减
少 C.③减
少D.④增加12. “海
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
少城市用水量 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 ④缓解城市内涝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11.D 12.C [第11题, “海
绵城市” 是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
滞留设施等,可减少城市地表径流①,能增加雨水的下渗②,增加了地下径流③,同时
也增加了城市的蒸发量④。选D正确。第12题,“海绵城市”建设第 3 页
9.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B.修


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以及蓄水池等,可以充分截留雨水,增
强地下径流,减弱地表径流,增强城市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故③④正确。]下图为
我国某地区某年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单位:亿m3)。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甲
和乙分别代表(  )A.地表径流量
和入海水量B.入海水量
和农业用水量C.农业
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D.工
业用水量和径流量14.如果该
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将直接导致区域内(  )A.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加C.地下水
补给量增加D.蒸发量增加13.A 14.C [第13题,降水
落到地面后形成地面径流,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因
此甲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一部分流向大海,一部分被水库、湖泊
所存储,一部分被引用,因此乙为入海水量。第14题,植被覆盖率增加,将会增加下渗环节,因
此地下水补给量增加。]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5~16题。15.图中
组成海陆间循环的组合是(  )A.A→BB.A→C→D→EC.F→D→GD.I→D→G16.图中
如果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B.夏 C.
秋D.冬15.B 16.B [第15题,图中A为蒸发、C为水汽输送、D为降水、E为地表径流、H为下渗、G为地下径流,ACDEHG实现
了海陆间水循环。第16题,我国
夏季东南风将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所以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下图为
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17.图示地区
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第 4 页
主要是利用透水砖、下


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水位上升B.库
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
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库
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18.在F处建
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海陆间循环B.
跨流域调水C.水
库D.地下水补给湖水19.水循环对地
理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①使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之中②维持
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③是地球上最活
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④联系了地球表面
和内部的各大圈层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 17.C 18.A 19.D下面为
我国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20~21题。20.甲图中①地
貌为(  )A.海
蚀柱B.海蚀平台C.海
蚀崖 D.沙堤21.甲、乙
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  )A.海
蚀地貌、海积地貌B.海积地
貌、河流地貌C.风
蚀地貌、海积地貌D.河
流地貌、海蚀地貌【
答案】 20.C 21.A读地
貌景观图,回答22~23题。22.主要受内力作用
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
和乙B.乙和丙 C.丙
和丁D.甲和丙23.地
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前
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第 5 页
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库


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
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
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22.D  23.C [甲图表示
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乙图表示由流水
侵蚀作用中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图表示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丁图表示流水
侵蚀中下切作用形成的峡谷。]读下图,完
成24~25题。24.图中①②两处
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①处
是断层成谷B.②处是背斜成山C.�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