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3课 宋明理学.doc
2023-10-22,文件大小: 19.5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
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
何种认识论( )A.理一
气二B.反省内心C.格物致知D.知行合一6.对比
佛教、道教,有史学家认为:“孔子儒教,不成为一项宗教……其信徒都没入
在一般社会中,在下则弘扬师道,在上则服务政治。只求入世,不求出世。”
材料认为儒教不能成为一项宗教的理由是( )A.无专
门的宗教组织B.教徒超然于政治外C.以
治国平天下为理想D.只求出世,不求入世第
1 页
1.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否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且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在此,朱熹( )A.“存天理,灭人欲” 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2.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3.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4.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5.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


考据之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诠释与流布的两种主要方式。义理之学注重从思想理
论角度阐发儒学。考据之学是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
。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盛极一时,嘉庆道光之际,义理之学崛起。影响这一学
风变化的是( )A.清朝思想控制逐渐
放松B.清朝社会危机日趋严峻C.西
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清朝洋务运动的开展8.黄仁
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
面是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下面是庞大的社会底层农民,但中间层即地方政府却
是松散而脆弱的。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客观上有利于( )A.增
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B.儒学维系统治秩序C.促
进小农经济稳定发展D.防止社会两极分化9.朱熹
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
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
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A.反对君主
独裁B.反对君主制度C.提倡格物致知D.提倡尊君卑臣10.历史学家
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
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
,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A.建构起
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C.形
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11.黄仁
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
面是大而无当的文官集团,下面是缺乏组织的农民。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
重于尊卑男女长幼。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A.君主专制在特
定背景下削弱B.官僚体制失去对社会的控制C.儒家伦理观念
深入民间社会D.社会各阶层间流通渠道畅通12.王
艮曾师从王阳明,深得其精髓。他认为“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
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王艮的主张( )A.推翻
了理学的宗旨B.有利于理学的世俗化C.促
进了民众的觉醒D.否定了儒学的神圣性第
2 页
7.义理之学和


谢林指出:“经过宗教原则的彻底转变和世俗化,中国人的意识完全避
开了宗教过程,并在一开始即达到了其他民族经过神话过程才能达到的纯粹理
性的境地”。谢林意在说明( )A.儒学的地
俗化趋势日渐加强B.理学从神学政治转向社会伦理道德C.理学
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精神D.儒学从哲学角度开辟了发展新路径14.在中国
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
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
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
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A.道德
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B.儒学精神融人社会生活C.儒学发
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15.冯友兰
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时期(明清),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
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
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
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6.宋明时
期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
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说明宋明时期( )A.君主专制
空前强化B.儒学思想趋向社会化C.商品经济
繁荣发展D.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17.元
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为“道学”,不
列陆九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撰《理学类编》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
;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概念。据此可知( )A.“理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
流B.陆九渊的“心学”缺乏理论基础C.王
阳明混淆了“理学”和“心学”概念D.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18.五代
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缪作《钱氏家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
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第
3 页
13.哲学家


必谋之”的治家思想。以下关于《钱氏家训》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到
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②体现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③注重
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④蕴含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魏晋玄
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
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
。”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注重
调和儒道促使儒道兼容B.融合儒道佛三教体现三位一体C.
坚持儒家名教强调儒家正统D.鼓吹“天理”宣传存天理灭人欲20.王
阳明曰:“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
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
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说明心学( )A.重
视道德修养 B.强调格物致知C.
倡导知先行后 D.主张人性本恶21.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
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们对“不教而择人”的
科举制度的批判中,书院成为理学家们追求实现理想教育的场所。理学家们重视崇
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书院在为国
培养贤才方面,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要求学生德智双修。学生广泛
阅读书院提供的儒家经典学说、理学著作、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在阅读过程
中反省内心,健全人格。……宋代书院历来培养的杰出学子最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但
更多是的投入州县之学、地方书院作为地方教育、教化民众的庞大力量,在
当时书院能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也是相当值得嘉奖的。――摘编
自赵然《书院德育的当代价值研究》材料二17世
纪以后,资本主义道德学说在英国流行,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
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1801年,英国下院通过《学
徒工健康与道德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
识,也要接受培养勤奋习惯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条件之一。”
……19世纪中期以后,构建了“培养理性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
、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英国第
4 页



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
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根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2)根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和英国德育思想�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