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模拟题精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x
2023-10-22,文件大小: 19.56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友兰、钱穆等学者强调继承和发扬孔
孟程朱陆王的思想,以之为中国的根本精神,并以其为主体来吸收、接受和改造
西方近代思想,在思想界兴起了一股保卫、复兴中华文化的思潮.其目的在
于( )A.增强
文化自信、凝聚民心反抗外来侵略B.为国
民党的一党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第
1 页
1.陈独秀、李大钊等都明确讲过,他们并不是完全否定孔子,而是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他们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新文化运动( )A.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批判传统但不打倒传统C.完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D.批判传统并且打倒传统2.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3.从1897年开始,《巴黎茶花女遗事》《歇洛克(福尔摩斯)奇案开场》等180余种书风靡全国。1919年,林纾写信给蔡元培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白话文)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表明林纾( )A.坚守传统反对学习西方B.在文化变革中沦为时代的落伍者C.轻视群众反对世俗文化D.忧心新文化运动冲击其译著市场4.20世纪三四十年代,熊十力、梁漱溟,冯


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D.批判
五四运动以来国内流行的西化思潮5.1920年,陈独秀在《
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
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
,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孙
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B.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
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6.有学者对《新
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了统计,“
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更注重( )A.摆脱保
守愚昧的旧思想B.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C.赞赏
西方文明的新内涵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7.康
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
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
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B.儒
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
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D.儒
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8.1920年5月
,《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
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
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正在
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第
2 页
C.抵


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9.1923年,
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
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唯物史
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
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
识尤为彻底的所在。”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唯物史观( )A.应与科
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B.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C.否定
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10.1919年2月
,保守复古的林纾对陈独秀,蔡元培诸人进行批判。捍卫文言文
与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辩驳。这一论战使得《新青年》声名大振,“最高印数达到
一万五六千份”。这反映出当时( )A.救亡图存
成为时代主题B.文化平民化成为趋势C.传统文化
被新文化否定D.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11.陈独秀指出:“
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
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的核心
应当是( )A.结束专
制,实行民主B.人格自由,个性独立C.信
仰自由宗教宽容D.男女平等,发展产业12.胡适在1923年的一
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
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
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A.辛亥
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C.戊戌
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3.严复
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第
3 页
C.解决


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
评了洋务派( )A.师夷长技
不合国情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C.目
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14.从1897年开始,林纾用文
言文翻译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歇洛克(福尔摩斯)奇案开场》180余种,风靡全国。1919年,林纾写信给蔡元培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白话文)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表明林纾( )A.坚守传统反对学习西方B.在文化变革中沦为时代的落伍者C.轻视群众反对世俗文化D.忧心新文化运动冲击其译著市场15.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与科学,但《新青年》的很多文章集中在文学革命上。它
们提倡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代替言约义丰的文言文,这是一场语言革命,其
实质是思维的重建,是用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
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因此,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或“文学革
命”。这说明( )A.白话文只是文学形
式上的变化B.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载体C.新文学
注入新内容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16.1922年10月
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
家中谈宪法,告戒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
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据此可见,与《新青
年》的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 )A.成为
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 B.成功的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C.实现了
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D.成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第
4 页
‘体’


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
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据此,胡适认为“
造就新文学”的关键在于( )A.遵循
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C.传承中西方文学
作品中的优势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思维18.钱
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认为,“中国文字……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
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
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这主要反映出其思想观念的什么倾向?( )A.厚
今薄古B.实事求是C.极端主义D.继承创新19.辛亥
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
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
评价( )A.代表
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
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20.自1895年
到1920年代的约三十年间,对中国而言,围绕各种问题爆发了种种“思想
战”(杜亚泉语),导致“问题符号漫天飞”(蒋梦麟语),五四之后,胡适
更是直呼中国进入了尼采所说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甚至
以为这八个字是对新时代的“最好解释”。这反映出当时( )A.民
族危机非常严重B.社会动荡最为剧烈C.传统文化
遭到质疑D.阶级斗争异常激烈21.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
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倡导者 呼吁
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第
5 页
17.1916年,胡适说:“今


应该是一般 人民大众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乐的那种事物”。在这种观念的形
响下,产生了但丁用意大 利托斯堪纳方言写成的《神曲》。由于文艺复兴的倡导
者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 的旗帜,因此,欧洲的民众文学出现了
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称: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
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 其许许多多
的成果而言,��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