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B).doc
2023-10-22,文件大小: 38.0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丁第 1 页
阶段质量检测(四)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B)(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参考如下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B.研究能量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C.模型中的“能量输入”是指捕食者的捕食D.模型中的“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解析:选C 能量输入是生产者经过光合作用输入的,而不是捕食者的捕食。2.图1是某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Ⅰ、Ⅱ、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未标记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10百万千焦B.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的改动为去掉“A→C”方向C.发展生态农业所体现的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D.农田被弃耕一段时间后演替为灌木林,其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解析:选D Ⅱ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和未被利用,所以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为15.0-0.5-3.0-2.5=9.0(百万千焦)。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指的是捕食链,是由生产者和各种动物组成的,由图2可知A为生产者,B、C、D为消费者,消费者不可能被生产者利用,所以“C→A”错误。生态农业的一条基本原理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平衡,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如果能量输出长期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我调节能力降低,那么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A.长期低温     B.连续阴雨C.植被破坏 D.品种退化解析:选C 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是依靠生产者(主要是植物)固定太阳能完成的,植被的大量破坏必然会减少太阳能的固定量。4.下表是研究人员在三年内,对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个物种的数量进行多次调查所得的平均结果。据表分析,最可能属于外来物种的是(  )A.甲 B.乙C.丙 D.


当地物种无论是增长型、稳定型还是衰退型,每个年龄阶段的个体均应该有分
布,而外来物种不一定具备该特点,故丁最可能是外来物种。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
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下列曲线中能准确表示
两者之间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选A 生态系统的成分
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
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反之,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
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恢复力稳定性
越低。6.如图是某生态农
庄能量流动模式图,①~⑥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农
庄稳态的维持主要取决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与人无关B.
增大输入能量①可增加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以提高该系统输出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⑤/②×100%D.C代表该农
庄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有C构成一个种群解析:选B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农庄需要人为输入能量。增大输入能量①,食
草动物可获取的能量增加,导致其数量增加,从而提高了该系统输出的能量。因该过
程有人为能量输入,⑤并不能代表食草动物从植物获取的同化量。处于食物链中的每一个营养级一般都有多个物种,
故不能构成一个种群。7.同学
们进行设计制作小生态瓶活动,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A.生态系统
维持时间的长短B.生态系统营养结
构的复杂程度C.生态系统有
机物积累的速度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否全面解析:选A 小生态
瓶维持时间越长,说明生物种类、数量及非生物成分的搭配越合理,物质循环持
久,制作水平高。8.
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
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A.可以保
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B.可以
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C.能
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能
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选D 
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
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9.下列关于生物多
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
引入一定会危害生物多样性B.
新物种的诞生仅丰富了物种多样性C.生物多
样性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有关D.
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第 2 页
解析:选D 


引入也可能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新物种的诞生丰富了物种多
样性,也会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自然选择有关;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
样性的最有效措施。10.如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
口的承载能力B.
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C.人
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量降低D.生物
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解析:选B 
综合三个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
纳量,最终还是要下降。由此可知,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随着
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可能会降低;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基础,否则就会
受到大自然的报复。11.我
国太湖无锡流域曾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导致近百万市民家中的自来水无法饮
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蓝藻是原核生物,在太湖中属于分解者B.太
湖治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C.太
湖蓝藻事件的发生说明太湖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小D.生
活污水的排入不会引起湖水氮、磷超标解析:选B 
蓝藻是原核生物,在太湖中属于生产者;太湖治理方法有物理清除、化学消
灭和生物捕食等;太湖蓝藻事件的发生,不能说明其调节能力大小,只能说明干扰超
过了其自我调节能力;生活污水的排入会引起湖水氮、磷超标。12.
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有关其作用机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利用植物吸
收水中固体大颗粒悬浮物 ②植物吸收水中的NO,PO等,从而降低水中
氮、磷等的含量 ③浮床遮光,抑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以防止水华发生④浮床
下方水体的氧浓度升高,能够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解析:选C 
浮床中的植物不能吸收固体大颗粒悬浮物,但能吸收水中的NO、PO等,
从而降低水中氮、磷等的含量;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因浮床遮挡而无法进行,不能正
常生长,抑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可以防止水华发生;浮床下方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使水体的氧浓度降低。二
、非选择题(共52分)13.(8分)如图是某
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
落。请据图分析回答:(1)大
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________作用。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
中主要依赖于________作用。第 3 页
解析:选C 外来物种


金字塔中的有________,碳在A、B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碳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该生态系统内自给自
足。(3)为保护
牧草,牧民采取措施控制鼠类大量繁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导致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____(填序号)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5)由图可以
看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大
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碳元素从生物群
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赖于生物的呼吸作用。(2)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
即生产者C,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A。碳在A、B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由于
碳在该生态系统内不断地输入与输出,不能在该生态系统内自给
自足。(3)保护牧草,牧民采取措施控制鼠类大量繁殖,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
石燃料的使用,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5)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
性反复出现,循环利用。答案
:(1)光合 呼吸 (2)A、B、C 含碳有机物 不能 (3)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⑦ (5)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利用14.(8分)图甲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
值代表能量,单位是J/(cm2·y);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
两条典型食物链,请分析作答:(1)以上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
落的是______(用字母回答),图甲中的C包含了
图乙中的哪些生物?__________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