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公因数、公倍数 西师大版.docx
2023-10-23,文件大小: 24.25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1.4 公因数、公倍数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4页例认识公因数和求最大公因数,认识公倍数与求最小公倍数,课堂活动及练习四的相关内容。教材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找因数和找倍数的基础上,学习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本节课共有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一:公因数和公倍数的认识。 知识点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和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知识点三:最小公倍数的认识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材首先通过一个问题情境引入找公因数。把一个长方形剪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实际就是求长和宽的公有的因数。通过找公因数而得到最大公因数。再通过分别找两个数的倍数中发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并发现公倍数的个数有无限个,但有最小的公倍数。并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找最小公倍数。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用列举法找公因数和公倍数,而对于用短除法来找最在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则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列举法来探讨用短除法的方法,并结合2、3、5的倍数特征来进行短除法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经历知识的整理与探究过程,增强归纳、概括等数学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 重点第 1 页


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 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还可以铺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讲解: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3.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公因数、公倍数。 板书课题:公因数、公倍数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实际地操作来拼一拼,做一做,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二)探究新知:1、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课件出示第12页例1:一
张长3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提问:你认为
该怎样剪。这个边长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讨
论交流,得出结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该能同时整除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也就是这个长方形长和宽的共有的因数,也就是公因数。(2)怎样来找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呢?小组交流后
汇报:可以先分别找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从两个数的因数里找到它们公第 2 页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 难点 用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草稿本,长3厘米,宽2厘米的纸片,边长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一)操作活动导入:1.课前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思考:能铺满哪个正方形?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2.引导: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分别找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从这两个数的因数里找到它们的公因数。学生在草稿本上找公因数。最后
汇报交流,集体订正。学生
汇报:12的因数有:1,2,3,4,6,12.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3)什么
叫公因数呢?启
发学生看书后回答:就是这两个数共有的因数,如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引导找最大公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
身,最小的因数是1.那
两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呢?这个正方形最大的边长是几厘米? 学生
回答:从公因数里看,最大的公因数是6。所以这个正方形最大的边长是6厘米。再次
启发学生寻求多种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先求到公因数,再从公因数里找到最大的公因数。除了上
面的列举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
汇报:还可以这样做。即用画图法。教师讲解
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1,2,3,6是12和30的公有的因数,叫做12和30的公因数。
其中6是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动
手活动中感受到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并认识公因数,再通过让学生
运用列举的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引导讲解第三
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还有一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短除法。这种
方法该怎样做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教师课件
演示:因为12和30的个
位上是0和2,这两个数都能被2整除。所以用它们公有的因数2去
除12和30,余6和15。我们发现6和15都有被3整除,所以再用它们的公因数3去除。余2和5。这时2和5只
有公因数1了。就不能再除了。这时,我们要以把两次的因数
乘起来,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了。所以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3×2=6。(4)课件出示第12页
试一试: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试着找一找6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最后
汇报交流。引导
总结:从这两个数的公因数中,我们有什么发现?交流后
汇报:这两个数,其中的小数是大数的因数,大数是小数的倍数。所以当一个第 3 页
有的因数。提出练习要求:


发练习:再试着求7和9的最大公因数?学生通过练习和小组交流后
汇报:因为7和9都是质数,所以它俩的公因数就为1.7和9的最大公因数为1。结
论:当两个数是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设计意图: 在学生会用列举法求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用分解
质因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
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出示第12页例2:让学生
尝试找一找,想一想。从4的倍数和6的倍数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观
察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汇报。学生
汇报:这个表中可以看出,12,24,36,…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教师讲解:12,24,36,
…像这样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数,也就是4和6公有的倍数,
叫做4和6的公倍数。而其中的12是公倍数中最小的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启
发学生用前面的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来求最小公倍数。(1)分解
质因数法:先把4和6分解质因数,再找出它们共有的因数2,最后用它们公有的因数
乘以各自的余数的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即: 4=2×2 6=2×3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2)短除法。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 教师引导
总结: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的方法有: (1)列举法。也就是先各
自找出两个数的倍数,在从各自的倍数中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后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分解
质因数法。先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找到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最后用它们公有
质因数乘各自的余数。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短除法。 先找出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用公因数
乘各自的余数,就得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课件出示第13页
试一试)让学生找出6和8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吗?3和7的第 4 页
数是别一个数的因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小数。启


道题中找到规律。学生先独立在草稿本上练习,最后在小组内交流各
自的结果。最后集体汇报。(1)用短除法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为:6和8的最小公倍数为2×3×4=24。6和8的公倍数为:24,48,72,
…3和7的最小公倍数为1×3×7=21。3和7的公倍数为:21,42,63,
…从中可以
看出,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从两个数各
自的因数中找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从倍数中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让学生动
手操作和发现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近而引导学生理解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三)
巩固新知: 1、出示第13页课堂活动第1题。求最少要用几个
篮子,就是求16和20的什么? (1)引导学生
看题后回答出:就是求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 (2)在草稿本上练习找出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找最大公因数,再在小组内
汇报交流。最后集体汇报: 2、出示第13页课堂活动第2题。让学生
接着填表,最后完成下面的后面的填空题。学生在书上
完成书中的表格并填空。最后汇报交流。 3、出示第14页练习四的第6题。(1)数学
医院。这四道题中,有哪些题是错的,请帮它改正过来。 学生
汇报:第一道是错的。因数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8=2×2×2,12=2×2×3。它们最大的公因数是2×2=4。 第二
道是对的。5和8只有公因数1。 第三
道是错的。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