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第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
2023-11-16,文件大小: 1.27M,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第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核心概念词提示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1.社会经济领域:高产粮食作物、工场手工业、长途和大额贸易、徽商、晋商、工商业市镇2.思想文化领域:王守仁、致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工商皆本、明清小说、京剧、《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利玛窦知识点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经济发展(1)农业(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清朝继续有所发展。(3)商业:进入新的繁荣期。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链接·选择性必修2·P38】2.明清的商贷(1)明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2)除传统借贷关系外,清朝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庄票。3.社会局限(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3)西南丝绸之路:在
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
重要作用。(4)海
上丝绸之路①西
汉时期: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②宋元
时期: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十分频繁;广州、泉州、明州成为海上
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③明
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2.古代商路
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
质和技术交流①中国
输出:丝绸、养蚕、缫丝技术、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和瓷器②输
入中国:“汗血马”、苜蓿以及葡萄,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中亚和西亚的
服饰、饮食,棉花、香料、珠宝、金银器皿。(2)文化交流①中国
输出: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②输
入中国:佛教、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知识点
三 思想领域的变化1.明朝中后期(1)程
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2)陆
王心学代
表王守仁主张①以“致良知”为核心
理论。②“良知”就
是“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链接·选择性必修3·P49-53】知识点二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古代的商路和贸易(1)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2)草原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


达到圣贤境界。评价①强调主
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②以自
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③带
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3)李贽:提
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2.明清之
际(1)黄宗羲:
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2)顾炎武和王
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提出一些重要见解。知识点
四 小说与戏曲1.背景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2.表
现(1)小说①元末
明初:施耐庵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
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②明朝中期: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杰作;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
小说的杰作。③清朝中期:
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
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2)戏曲①戏曲创
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
祖和清朝孔尚任等。②舞台演
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道光年间,京剧形成,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
种。知识点
五 科技1.传统
科技(1)李时
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
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
总结。(2)徐弘
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2.西
学东渐
行,以


意大利人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在一定范围
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2)清朝
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1.陆
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
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2.明朝中后期思想
界的新变化、新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3.明清时期,由于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所以这一时期的科技著作
多是总结性的,缺少创新。(√)4.明清商
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推动了小说、戏曲的繁荣和世俗化。(√)1.随着
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一些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引入中国并推广
。(摘自必修教材P83)这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提示 一方面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经济作物
种植,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高产作物的传入
刺激了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显露。2.《明
神宗实录》卷361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
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摘自必修教材P84)材料说明当时的生产关系有
何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域?提示 出现了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苏州等江南地区。3.第一
个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近代以来的丝绸之路
研究中,外国探险家或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扮演了重要角色。(摘自选择性必修3教
材P54)汉朝的张骞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提示 出使西域,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4.汉志
商道,亦称“香料之路”。自东方从海路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骆驼沿
汉志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摘自选择性必修3教材P52)后
来,汉志商道衰落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导致陆上贸易减少;明清实行“闭关锁
(1)明朝后期起,以


策导致东西方交流的减少;近代新航路的开辟使东西方的贸易以海上为主。5.顾炎武在《
肇域志》中记载:“新都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大贾辄数十
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
。他日计子母息,大羡(注:羡,有剩余),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摘自必修教
材P84)据此可知徽商有何特点?提示 
勤俭、诚信、规模大且多配有副手。6.《王文成
公全书》卷2记载: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摘自必修教材P87)材
料中的“良知”指什么?这可能是谁的话语?提示 
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王守仁。1.重要概念——致良知王守仁提出人生
而有“圣人之心”,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
就是本心,就是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
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从而让理学从高高在上的台阶走到人间,没读书不识
字的愚夫愚妇也能通过“发明本心”和“致良知”得到天理,使理学具有了普
适性,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正式完成。想一想 
探寻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提示 通
过内心反省,发明本心,致良知。2.学术观
点——从“青花瓷”看中西文化交流元
代的对外文化交流侧重于西方,主要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两大
先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正是元代青花瓷大量出现的时代背景,因此人们看到了
元青花瓷器上的异域风格,器型庞大,装饰繁缛,它在整个亚洲获得了人们的
喜爱,并通过陆地和海洋两种途径从景德镇向西方传播。想一想 “青
花瓷”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提示 
元朝疆域辽阔,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交流扩大。3.重要
观点——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的崛起唐
宋以来,工商业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以商人、百工、城市平
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
国”政


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
而影响到社会的整体风貌。想一想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
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提示 
反映出明代文学的世俗化趋势。这一特征正是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在文化
艺术领域的突出反映。         主
题一 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视
角1 唯物史观——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及影响史料
一 阅读《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思
考 (1)据图指出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状况。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影响。提示 
状况:新型农作物广泛种植,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原
因:新航路开辟后,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刺激人口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上传者
如是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