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最新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docx
2023-12-20,文件大小: 141.17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课题古诗词三首 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夜泊》。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点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2.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3.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教具准备课件1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板书:山居秋暝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3)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能让学生们了解作者,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新课教学( )分钟二、诗歌朗读指导1.听朗读。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3.诵读全诗。诵读指导(出示课件5)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既能理解诗歌的意境,又能品味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2


从题目入手,紧接着抓住
重点诗句来品味诗中的意境,
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
给学生以美的感
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
受,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
见的景物。(二)诗中有画(出示课件7)诗人用淡淡的
兴趣。】3
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趣。】【设计意图:先
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三、诗中有画(一)题解(出示课件6)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


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
一般。板书:诗中有画(出示课件8 )既
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
一幅古典的卷轴画。1.我们首
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出示课件9)空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 “空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
的意境?(出示课件10)明
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
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板书:
寂静,清新,幽雅4
图,


与诗题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11)明
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3.颔联“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
同?(出示课件12)明
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
,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
、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
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板书:山村生活美颔联
与首联有何联系?(出示课件13)空
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
之声响。4.颈联写
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
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出示课件14)明
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5
首联


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
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
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
片勃勃生机。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5.六
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
?学生概括。(出示课件15)明
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
动下渔舟。6.请
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课
、拓展延伸 网上搜
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
置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有
下来。五
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利于扩宽学生的
、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2.用自
( )分钟 四
视野,增加学生的
积累。】 板书内容山居秋暝诗中有画6
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预
习。【设计意图:设
出山村环境的


静,清新,幽雅山村生活美课
堂作业新设计背诵《山居秋暝》这首诗,并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参考答案
:空旷
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
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竹
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
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利
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
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
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
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
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
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
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教具准备 课件7



引入课文,让学生明
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板书课题2.题解:(出示课件16) “泊”:
白题目的意思,并
进一步引
停泊。板书:枫桥夜泊 【设计意图:通过题解
导他们探究全诗,提高学生的
兴趣。】新课教学( )分钟二、
初解诗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1.看
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
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
把握诗歌的内容
,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能
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
为下个环节
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指导: “
打下基础
到——客——船”,这节奏一 【设计意图:用
。】8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


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
。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学生重点的词语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进
齐读全诗。 三、感“
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
一步把握作者的思
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1)
想感情,并指导学生在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
把握思想感情的
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
基础上进行带感情的朗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
的消息? (2)学生默读、
圈画。(3)
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
把握。】9
的不眠? 月
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板书:
月落 乌啼
。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
,所以未眠。板书:
乌啼【设计意图:抓住



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
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
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
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
睡得着呢?板书:
霜满天。 诗人
看到了枫树和渔火。板书:
江枫、渔火张继
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
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
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
,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
?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
齐读全诗。 2.抓
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10
(出示课件20)霜


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
久久不眠,为什么?学生
回答。 一个字,
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
愁(出示课件22)(2)是的。
请你看看古诗,
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
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是
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
觉。(3)学生自
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
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
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
习写话这个环节有
利于加深学生对11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设计意图:练
(1)


凉霜含义的理解,并
满天-----寒冷学生
梳理思绪进行写作,提高表达能
齐读《枫桥夜泊》。 3.抓
力和写作能
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1)读“
力。】1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 板书:对(出示课件24)“对”在这
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
”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想一想
: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
,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
,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
什么? 学生
回答。诗歌
乌啼---凄


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
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
带着“愁”来读。 (出示课件25)教
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
有的只是—— 学生
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
愁四
、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
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请
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
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