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最新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doc
2023-12-20,文件大小: 2.39M,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愿望习作3______即景1.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语文园地2交流
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1
第七单元本单元以“景物”为主题,包含《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4 篇课文,以及“习作:______即景”和“语文园地”。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本单元所选的4篇课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抒发了作者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本单元的习作“______即景”,属于半命题作文,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生动。“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想象、背诵等多种形式交流,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古诗词三首3《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间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游子夜间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长相思》描写的是行军中的将士们在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而不能入眠。1.会写25个生字,会认1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的字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4.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四季之美2文章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自不同的独特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鸟的天堂2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月迹1文章通过记叙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活动,展现了月色的美丽,赞美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


并能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读
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本单元课文景美,语言更美,
指导学生品味积累。3.学习
设计海报,布局版面,书写有特色。4.尝试根据
所给句子,产生丰富的想象,
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5.理解体会《
渔歌子》的内容,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
能熟读成诵。2
理,


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读准“更”这个多音字,理解诗句中“暝”“歇”“聒”“王孙”等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枫桥夜泊》。3.学习通过
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1.学习通过
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指
导背诵,积累古诗词。难
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1.通过
查阅相关资料,交流介绍古诗的写作背景,帮助理解古诗。2.放手
让学生自己读诗,用自学的方式,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注重诗词的朗读
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诗
歌语言的不同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1.预
习提纲(1)查
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搜集王维、张继、纳兰性德的资料。(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3)再
读课文,了解三首古诗词的大意。2.多
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山居秋暝》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背诵《山居秋暝》。2.边
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理解古诗内容。3.学习
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3
21 古诗词三首1.认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揭题。中
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它不仅在诗体上创造出了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完善了七言古体诗,还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星的庞大诗人群体。其中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
三颗才冠古今、风华绝代、光耀千秋的星星外,还有多如恒河沙石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诗的天空熠熠闪
光。王维就是其中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王维,走近他的诗歌。(简介王维)王维(701?—761)
,字摩诘,蒲州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著有《王右丞集》。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有“诗佛”之称。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
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板
书课题:山居秋暝,齐读一遍课题)解题:“暝”
(mínɡ)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的意思。“山居”是“山中居所”的意思,“秋暝”是
指“秋天的傍晚”。这
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首山水诗。(板书:山水诗)2.讲故
事。《山居秋暝》是
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傍晚雨后山林的秀丽景色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
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本诗以自然美来
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堪称王维诗的代表作。这首诗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月光曲》优美典雅的音乐声中,老师叙述故事)那
是一个秋凉时节,一天傍晚,大雨刚刚过去,山谷显得格外寂静,夜晚不知不觉来临了,秋天雨后的天
气真是清新怡人啊。诗人漫步山中,抬头看到雨后的明月高悬碧空;再低头一看,皎洁的月光
透过松林洒落在地面上,清清的山泉从山石上潺潺流过,映着月光,清澈,闪亮,多美啊!这时候,静静的
竹林里,忽然传来欢声笑语,那是洗完衣物的姑娘正从河边漫步回到村口;小河上的莲叶在水中
轻轻摇动,那是晚归的渔舟正顺流而下。尽管春花凋谢,秋景还是如此美好,诗人情不自禁地说:“
我自己完全可以留在山中,长住不走啦!”看着,想着,触景生情,于是吟诵出这样一首诗,诗名就
叫《山居秋暝》。(教师有感情背诵诗句,音乐声止,表演结束)。采用故
事引入的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所说的故事,实际就是对诗句内容做了形象的描
述,这又让学生一开始就能从整体上感知诗的内容和情感了,这也符合从整体入手的阅读要求。4
一、


、自学质疑,明晰诗意。(
一)反复朗读,把握节奏。1.请
同学们自由反复朗读这首诗,要求读通、读顺。(学生读几遍后抽查朗读情况)2.根据
朗读古诗的要求进行吟诵指导,并注意教给学生朗读方法——注意三字尾的停顿。因为古人作诗多为即
兴吟诵,三字尾是一个主要的音步,之前的是每两字为一音步,三字尾中按意群可划分为1、2或2、1型
。故本诗的朗读节奏为“○○//○○/○”。3.教
师示范朗读后,指导学生读好。4.诗的首
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所以应当用轻快的语调诵读。尾联均
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5.教
师范读,学生自读。“授
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技巧和方法,这也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
辅导,让学生掌握朗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自学质疑,试讲诗意。1.同学们可以利
用工具书对不懂的字词进行查阅,并尝试直译,试讲诗意,可以提出问题,同桌交流,为理解诗
句意思做好准备。教
师可补充注解。1.喧
:喧哗。2.浣女
:洗衣物的女子。3.春
芳:春天的花草。4.歇
:尽。2.先
让学生试讲诗意,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译诗。一场
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
气格外的凉爽。明
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倩影,清泉
轻轻地在山石上叮咚流淌。竹林
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水上
莲叶轻摇,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
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我
在这样的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5



教师或学生多读几遍译诗)
先学后导,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三、
赏析诗意,体会意境。1.首联“”“”“”“
空山新雨后点明山居;天气晚来秋点出秋暝”。“”
诗的首联点明题意。这样使人一看就知道作者所描写的是初秋时节空山雨后的晚景。空山表明“”
山的空旷寂静,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又适逢新雨过后,青山经过山雨的洗涤,愈显苍翠
;秋天的傍晚,天气是那样清新怡人。这两句出笔自然,总写了山中雨后的特定环境,笼罩全篇。2.颔联
和颈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后的明月,高悬碧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在地上,清清的山
泉从山石上潺潺流过,映着月光,清澈,闪亮。明月、松林是静止的,泉水是流动的,淙淙的泉水
,更衬托出四周的宁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归浣女与下渔舟是倒装。而喧与动,既打破了山中的寂静,
又具有一种生活气息。诗人着力刻画勤劳人民的纯朴生活,正是诗人向往这种生活的自然流露,同时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