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九年级数学下册 27.3 位似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3-01-28,文件大小: 2.06M,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m,则a=mB.若
>a,b则am>.mC.两个等腰三角形必定相似Db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2.如图27-3-1,△
DEF是由△BCA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是位似中心O,DE,F分别是
OA,OB,CO的中点,则△DEF与△ABC的面积比是( B )A.1∶2      B.1∶4C.1∶5 D.1∶6【解析】 ∵△
DEF∽△,BCA∴===,故选B.图27-3-1 图27-3-23.如图27-3-2,已知△
EFH和△(NK是位似图形,那么其位似中心是M A )A.点
B        B.点CC.点
D D.点A【解析】 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连接对应点
与EM,与FN,H与K,看它们的交点是哪一个,易知它们相交于点
B,则7点就是它们的位似中心.4.如图2B-3-3,正五边形
FGHMN是由正五边形DEBCA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
AB∶GF=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图27-3-3A.2
DE=3NM B.3DE=2NMC.3∠
A=2∠∠F D.2 A=3∠是【解析】 位似图形F相似图形,所以对应边的比都等于相似比,则有==,所以3
DE=2
MN.5.如图27-3-4,四边形
形BCD的周长为12 cm,它的位似图形为四边AA′B′C′D′ ,
位似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见A本P76]1.下列四个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D )A.若=


O,若OA∶则四边形A′A=1∶3,A′B′C′3′的周长为( B )图27-D-4A.12 cm B.24 cmC.12 cm或24 cm D.以上都不对【解析】 ∵四边形
BCD与四边形A′AB′C′′D是位似图形,∴=,又∵=,∴设
OA=k,则3AA′=k,∴
A′=O-AA′OA=3-kk=2,k∴===,即
′A2D′=AD,同理
′A′B=2,ABB′C′=2BC,C′=′D2四边形DC,∴
′AB′′CD′的周长为′AB′+B′C′+′CD′+D′A′=(2AB+C+B+CD,A)=24 cm.6.如图27-3-5,放映幻灯片时,通过光源D把幻灯片上的图形放大到屏幕上.若光源到幻灯片的距离为20 cm,到屏幕的距离为60 cm,且幻灯片中图形的高度为6 cm,则屏幕上图形的高度为__18__cm.图27-3-57.如图27-3-6,以点
O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形BCDE放大后得A五边到′A′BC′′DE已知′,
OA=10 cm,则五边形A′=20 cO,mBCDE的周长与五边形AA′′B′C′D′E的周长的比值是____.图27-3-68.如图27-3-7,五边形
五BCDE与边形A′AB′C′D′且′是E似图形,位AA′=′AO,那么五边形
形BCDE是将五边AA′B′′C′D来′E大到原的__2__倍放,S五边形S五边形
ABCDE=__4__
A′B′C′D′′.图E27-3-7【解析】 因为
AA′=AO′,所以=,所以五边形形BCDEA五边与A′B′C′D′E′的 似比为 相
位似中心为


ABCD以7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图2O-3-8(1)沿
AO方向放大为原图的2倍;(2)沿
OA方向放大为原图的2倍.解:(1)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符合题意.10.D关于位似图形的表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②③__.(只填序号)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11.图27-3-9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ABC的顶点和7点都在正方形的顶点上.图2O-3-9(1)以点
O为位似中心,在方格图中将△得到△BC放大为原来的2倍A,A′B′C′;(2)△
′A′B绕C′点转′顺时针旋B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B′,″C并求边A′′B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图形面积.【解析】 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和旋转解决问题.解:(1)如图中△
A′B′′C;(2)如图中△
″AB′边C″,A′B′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图形面积为(2=π×S2+42)=π×20=5π.
2∶1,面积比为4∶1.9.如图27-3-8,分别按下列要求作出四边形


ABC的边长为3+.(1)如图,正方形
点FPN的顶EE,F边在AB上,顶点N边在AC上,在正三角形ABC及其内部,以点
方形为位似中心,作正AEFPN的位似正方形E′F′P′N′,且使形正方E′F′P′′的面积最大(N不要求写作法);(2)求(1)中作出的正方形
E′F′P′′的边长;图27N-3-10解:(1)如图,正方形
E′F′P′N′即为所求.(2)设正方形
E′F′P′的边长为N′x,∵△
ABC为正三角形,∴
E′=A=BF′x.∵
E′F′+AE′+BF′=AB,∴
x+x+=x3+,∴
x=,即x=3-3.第2课时 位似图形的坐标变化规律 [见B本P76]1.如图27-3-11,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OABC的顶点边在坐标原点O,OA在x轴上,
OC在y轴上,如果矩形′AOB′C′与矩形关于点ABOCO位似,且矩形OA′′BC 的面积 ′
12如图27-3-10,正三角形


OABC的面积的,那么点 ′的坐标是(BD )图27-3-11A.(3,2) B.(-2,-3)C.(2,3)或(-2,-3) D.(3,2)或(-3,-2)2.如图27-3-12,将△
ABC的三边分别扩大一倍得到△A1B11C(顶点均在格点上),它们是以
P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则A点的坐标是( P )图27-3-12A.(-4,-3) B.(-3,-3)C.(-4,-4) D.(-3,-4)3.如图27-3-13,△
后BO缩小变为△A′AB′O,其中,A分的对应点别为B′A,点B′
,AB,′A,线′均B图中的格点上.若在段AB上有点一P(m,)n,则点P在A′点′B上的对应
P′的坐标为( D )图27-3-13A.(,
) B.(n,mn)C.(
m,) D.(,)【解析】 ∵△
BO缩小后变为△A′AB′其中O,A,B的对应点分别为A′,点B′A,B,A′,B′均在,中的格点上图
点坐标为(4,6A),,点坐标为(6B,2)A′,点坐标为(2,3)B′点坐标为(3,1),所以若线段
B上有一点A(Pm,则点)n,P在A′B′上的对应点的坐标为′P(,).故选D.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E(-4,2),点(-2,F2),以原-O为位似中心,相似
等于矩形


EFO缩小,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 D )A.(-2,1) B.(-8,4)C.(-8,4)或(8,-4) D.(-2,1)或(2,-1)【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找出点
E的对应点E′的坐标即可.根据题意得:则点
E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2,1)或(2,-1).5.已知四边形
系BCD在直角坐标A中各顶点的坐标为,(6A0),B,(-2,-6)C(-8,2),
D(0,8),现将四边形形BCD以坐标原点为A似中心作四边位A1B1C1D1边形,且使四
ABCD的周长是四边形A1B1C1D1的4倍,则的坐标为1C( D )A. B.C. D.或【解析】 相似图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根据图形位似变换的坐标变化规律,知
C1的坐标为或,即或,故选D.6.如图27-3-14,△
BC与△AA′′B ′是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位似中心的坐标是__(9C , 0 )__.图27-3-14【解析】 连接
C′C,A′A,并延长得它们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作图后观察得交点坐标为(9,0),所以位似中心的坐标为(9,0).7.如图27-3-15,已知△
OAB与△OA′点′是相似比为1∶B的位似图形,2O为位似中心,若△
AB内点OP(,xy)与△OA′B′内一点′P是一点对应点,则对P′的坐标是_ ( - 2 _x
, -2
)__. y
比为,把△


ABC顶点点的坐标为(2,3)A,若以原O为位似中心,画△
△BC的位似图形AA′B′C′,使△△AC与BA′B′的′C相似比等于,则点_′的坐标为A_(4 , 6 )或 ( - 4 , - 6)__.【解析】 由关于原点位似的两图形在坐标平面内对应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知
A′(2×2,2×3)或
A′(-2×2,-2×3),∴点′的坐标为(4,6)或(-4,A-6).9.[2013·泰州]如图27-3-16,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点A,的坐标分别为B(3,0),(2,-3),△
B′AO′是△关于点AOBA的位似图形,且O′的坐标为(-1,0),则点
B′的坐标为__( , - 4)__.图27-3-1610.如图27-3-17,△
ABC与△OED是位似图形,且,(0A,3)B(-2,0),
C(1,0),E(6,0),则D点的坐标为__(4 , 6 )__,△BC与△ADO的位似中心EM的坐标为__( - 4 , 0 )__.图27-3-17【解析】 位似中心
M为直线AD与3轴的交点.11.如图27-x-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
B(-3,4),(C-2,6).
图27-3-15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绕点顺时针旋转A90°后得到的△1AB11C.(2)以原点
画出将△为位似中心,OA11BC1三条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后的△A2B22C.解:如图,(1)△
A1B11C 即为所求;(2)△
A2B22 即为所求.12C.如图27-3-19,△
ABC在方格纸中.(1)请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
A点坐标为(2,3),C点坐标为(6,2),并求出
B点坐标;(2)以原点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OABC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A′B′′C;(3)计算△
A′B′C′的面积7.图2S-3-19解:(1)将
A点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坐标原点,即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此时
B的坐标为(2,1),如图.
图27-3-18(1)画出△


A′B′的C′三点坐标分别为,′A(4,6)B,(4,2)′C′(12,4),顺次连接即得△
A′B′′C,如图.(3)
S=A′B′·(xx
C′-′A)=×(6-2)×(12-4)=16.13.如图27-3-20,在△
,BC中A,AB两个顶点在点轴的上方x,C的坐标是(-1,0).以点
在为位似中心,Cx轴的下方作△△BC的位似图A形A′B′C,并把△倍.设点BC的A长放大到原来的2边
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B′a,则点 的横坐标是( DB)图27-3-20A.-
a B.-(a+1)C.-(
a-1) D.-(+a3)【解析】 可以分别过点
和B′B向线x作垂轴BM和B′交,分别Nx轴于点M、N△,则
BMC∽△B�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