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当堂达标题.docx
2023-03-11,文件大小: 28.14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物。它不是正常的国际交往制度,用暴力手段强行建立起
来的,体现了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夺。”材料中“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始于A.《
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5.清代
赵翼在其《檐曝杂记》记载:“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
皆绝技……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
。”据此可知 ()A.作
者具有开放的文化观念B.意在强调西方技术的先进C.中西方
贸易往来十分频繁D.当时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6.1842年中英《南
京条约》签订后,美国等列强闻风提出签约要求,清朝君臣认为,“西洋各国以通商为性命,制驭
之术,全在一切持平”,从而签订了更多的对外条约。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A.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B.突破了传统外交的束缚C.
对列强采取了分化策.略D初步具有近代外交理念7.近代
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下列著者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A.魏源《
资政新篇》B.林则徐《海国图志》C.
洪仁玕《四洲志》D.徐继畬《瀛寰志略》8.如表为1860年前后中国
对外称词衍变表。这一变化缘于 )(1860年前1860年后红毛
,红毛番,西夷,洋夷,西洋夷西洋人,西国人,
欧人,西人,洋妇西夷,各夷,诸
西,西洋,西方,外洋,外国,外域,欧美各国,西洋国,泰西诸邦英夷,法夷,
番,杂番,外夷泰
米夷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鸦片战争后,当时中国普遍流行的观点是,“逆船恃其做火,止利于水,不利于陆”,“英夷所长在海,待诸内河,待诸陆岸,则失其长”,如此“专守内河,守近岸,使夷船夷炮失其所长,已可收安南创敌之功”。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A.战争未能引起国人警醒B.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C.中英两国军力各有优劣D.清政府认真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强调“夷夏之辨”。1849年,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介绍西方国家时已不用“夷”称。1861年,冯桂芬在刊刻《校邠庐抗议》时,将书中的“夷”字全部删除,认为今日洋人与昔日夷人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知识分子A.外交理念逐渐向近代转型B.传统价值观念丧失C.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抵御侵略意识消退3.《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下表所示内容筹海篇地图各国地志夷情备采西洋器械地球天文国地总论筹海总论增补卷数112514511总卷数2266312534据此可知,魏源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B.不断为维新变法呼吁呐喊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D.具有强烈的与时俱进精神4.“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是西方列强与中国建立不平等关系的产


舶,夷炮洋船,洋舶,洋炮A.社会
性质的变化B.传统夷夏观念的淡化C.中西交
往的扩大D.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9.
林则徐认为,“准令诸夷互市,原系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
”。年18而伍廷芳(2年一19224)指出:“其己!恕乎所不欲,勿施于人”,国家间的关系亦是如此,互利就应它们每是
一次交往的基调。这反映了A.天
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B.近代中国国家主权意识形成C.中国国
际地位逐渐提高D.传统文化影响近代外交思想10.1842年
签订的《南京条约》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使中国社会
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B.使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发生了变化C.使中国
革命的对象发生了变化D.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11.“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提出该思想主张的是A.
王夫之B..C黄宗羲D.魏源倭仁12.“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
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内容应出自A.《南
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13.19世
纪40年代,时人记载:“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蓗……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以纺织
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现象表明当时中国A.
自然经济开始缓慢瓦解B.传统
经济失去主导地位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近代
民族工业遭遇困境14.鸦片战争
爆发原因,费正清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造成的战争……其实,
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材料观点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肯定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C.未
揭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15.则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
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法、美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年,条约。1856美 国在英、法的
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约要求。列强积极修约旨在(  )A.
打开中国市场大门B.寻找发动战争借口C.
减轻太平天国压.力D获取更多侵略权益二
、材料分析题16.鸦片战争是中国
历史的转折点,在经济与文明方面的变化成为近年来历史研究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材料: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
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
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
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今锡兰斯里和兰卡)日本茶叶的
排挤,数量日减世。19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中国近现代
经济史》(1)根
据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
合两次鸦片战争有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简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17.
茶叶贸易见证了早期的经济全球化之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世 18一纪,中英茶叶贸易迅速发展。英式饮茶使千百万穷苦人在工厂工作中能保持较为充沛的精力。到19
夷船,夷


纪中后期,茶叶以及面包构成英国劳动者阶层日常饮食的核心部分。英国大量进口茶叶,但是并没有合适的商品
销售到中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在印度发展了鸦片生产。——摘编
自刘章才《茶向西方的传播简述》材料二 年
份中国印锡兰度186696%4%0%188657%40%3%190310%60%30%——《19世
纪后期中国、印度和锡兰茶叶在英国所占份额变化表》为了摆脱片面依赖中国茶的局面,英国经过不懈努
力,终于在印度阿萨姆等地区建起了茶树种植园。自1850年代以后,印度、锡兰对采摘后的茶叶加工逐步实现了
机械化,成本和价格降低,茶叶质量也大大提高。在湖北山边有着两三亩地的小农,是不能希望和它们竞争的,
且中国政府的茶税率世在19纪80年代后期高%25达。——以
上材料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世1——9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1)据
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茶叶贸易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这一发展对英国的影响。(2)据
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英茶叶贸易发生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1.A【详
解】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普遍认为英国侵略者“所长在海”,我们只要“守内河,守近岸,使夷船夷炮失其所长”,这反映了国人认为在陆地上中国是可
以打败西方的,
并未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故项选A;材料并未反映“新思潮”的萌发和中英军力的优劣,
故排除B、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西方侵略认识的不足,并不是在认真总结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教训,
故排除D项。故项选A。2.A【详
解】近代知识分子不再称西方国家为“夷”,从表面看似乎只是称谓的变化,本质上则是中国人
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外交理念逐渐向近代转型,A项
正确;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一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也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士大夫外交理念的转型,并不能说明传统价值观念丧失、抵御侵略意识消退,
排除BD两项。3.C【详
解】材料体现的是《海国图志》对世界各国的情况、地理天文及技术发展等均有介绍。
说明的是魏源在民族危机加正确;深的情况,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C魏源并不十分精通世界地理知识,这主要
和时代的局限性有关,A排除是;B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做法,B排
除;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4C。选.B【详
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它是“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的起
始,B项正确;《尼布楚条约》签订年,是中国清于6891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
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北京条约》签订81于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