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教案.pdf
2023-04-04,文件大小: 439.09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在学生正确体会诗人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巫”要注意两个“人”的位置,不要写得太大,而且捺要变成点。了怎样的画面,再进一步将想象到的画面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引读、轮读,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在背诵
时要注意区分古今异义词“衣裳”。“仞”字右半部分是“刃”,不是“刀”,不要漏写一点;地名和历史背景的资料。再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想象诗句描绘出基础上,利用诗中的景物、地名等关键词语背诵全诗。也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如
记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策略认写字词通过形声字的规律识2,如“仞、涕”;结合地名识记,如“蓟、襄”。识记多音字“裳”阅读理解先让学生自读古诗,2.示学生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意。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有关积累运用三首古诗的背诵,可以和教学课时解诗句、想象画面结合起来,在把握诗句意思和诗人感情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收集、整理诗人及古诗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1.收集诗人及古诗的相关资料。提收集自己喜欢的边塞诗、爱国诗。理9 古诗三首第1课时


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最后背诵三首古诗。百八十余首,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家介绍一下?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等。来学习古诗,看看你是不是会有新的收获。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意;然后结合朗读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也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从军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从军行》。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注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学习古诗,你有哪些好方法呢?谁愿意向大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归纳: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借助书中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3.过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今天我们走进本课,选择合适的方法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操作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先自主朗读古诗,在读准字音、中活动1 自由朗读,教师指导1.过渡: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从军行》。怎样理解“从军行”呢?(乐府曲名,内2.介绍作者王昌龄。课件出示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3.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4.指名朗读古诗。其他同学听听读得是否既正确又通顺。5.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老师读时的停顿及感情基调。活动2 借助注释,想象画面1.借助书中注释,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再读古诗,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2.引导学生找到诗中描绘的景物。一边读诗的前两句,一边动手圈一圈,借助书释板块二 学习古诗,品味诗意板块一 导入新课,明确学法


的雪山。
围。“孤城”具有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孤寂与艰苦。
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的感受。引导学生将想象画面与理解古诗联系起来。有力铺垫。这两句诗点出了凄凉艰苦的边塞环境,渲染了战争气氛,表现了将士们戍边生活悲壮、开阔、迷蒙之感。下定决心,不打败进攻的敌人誓不回家。)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抓住“终不还”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坚强。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誓言是——
理解,看看这些景物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3.学生汇报,教师梳理诗中出现的景物。(青海湖、长云、雪山、玉门关)4.介绍出现的地名。课件出示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个是吐蕃,另一个是突5.现在你们了解每个地方的大致位置了吗?一起来读好这几个表示地名的词语。6.小结: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收集相关的地理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课件出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7.指导学生再读一读这两句诗,结合课文插图来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语来谈一谈自己8.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预设:奏策“暗”字,一个“孤”字,说明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将士们豪壮的精神面貌做了9.这是一幅(悲壮而又迷蒙暗淡的)画。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读出活动3 感悟诗意,体会情感1.环境这样恶劣,将士们的生活如此凄凉,他们又是怎样想的呢?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黄沙早已磨破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坚硬铠甲,他们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战5.引读:将士们面对困难,非但没有消磨报国壮志,反而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


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杜工部集》。
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
感觉;后两句语速可稍稍加快,语调也可转为高昂,读出戍边将士们的气势和豪情。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
样朗读时才能声情并茂,打动人心,如前两句可以读得低沉、缓慢一些,读出荒凉、肃杀的法。那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我们就可以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了。杜工部,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其
生:不破楼兰终不还。师:为了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争的伤痛,我们发誓——生:不破楼兰终不还。师: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生:不破楼兰终不还。6.配乐朗读,背诵。操作指导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活动1 自主学习,朗读理解1.过渡:在《从军行》中,我们体会到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掌握了理解古诗的方2.介绍作者杜甫。课件出示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3.课件出示学习提示,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出示 (1)读——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2)译——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3)想象——边读边想象诗人当时的“狂态”。(4)悟情——仔细品读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4.小组合作展开学习,交流自学收获。活动2 展示朗读,汇报成果1.小组派代表读,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代表读得更正确、更流利。(1)读后评议,生生评议,教师评价。(2)教师依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强调“蓟、涕、裳、襄这几个字在本诗中的读板块三 迁移运用,自主品悟


的兴致和失态。
男女都可以穿。在“初闻涕泪满衣裳”里,“裳”读chánɡ。意思。画面,读出声音,读到诗人的情感深处去。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喜讯,导致诗人“涕泪满衣裳”,即喜极而泣。难与共、历经风雨的妻子、儿女的喜悦。健康不利。但“收河南河北”这一天大的喜讯让诗人“喜欲狂”,才有了“放歌”和“纵酒”一家正好可以趁着春天返回故乡。)
音,学写生字“涕、巫”。(3)指导多音字“裳”:古人一般上衣下裳,“裳”指下身穿的服装,类似现在的裙子,2.小组合作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互相补充。教师依据学生的理解,相机点拨以下词语的课件出示 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青春:指春天。3.学生交流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及相关资料,师及时补充。活动3 想象画面,感悟情感1.过渡:同学们,我们初步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其实读诗啊,我们还得从文字中读出2.诗中有一个词语告诉了我们诗人此刻的心情,这个词语是什么?(板书:喜欲狂)3.默读古诗,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1)“涕”出的泪,让狂喜倾泻而下。(2)“忽传”说明喜讯来得太突然,并且出乎意料,才有了“初闻”,即乍一听这天大的(3)“漫卷”的狂喜。默读交流“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体会作者和他患(4)“放歌”与“纵酒”的癫狂。诗人早已过了“放歌”的年龄,而“纵酒”更是对老人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1)学生结合“青春”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2)教师引导学生��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