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doc
2023-04-18,文件大小: 79.0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自然增长率水
类型点人口长特增析原因分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

比较稳定,一些
发达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俄罗斯、德
持较低水平保慢增长缓国家的人口数量
家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国、日本
还会逐渐减少
族治上的独立,民政人口增长开始趋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
发展中经济的发展,医疗卫于缓慢,很多国中国、印度、
水平较高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
国家口生业的进步,事人家实施人口控制巴基斯坦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巴西、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特 点迁移
80%以上
死亡率下降措施
路线二战前1.殖
民主义扩张和资主义本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
发展2.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
新理大发现和地开航线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1.、南亚人被招美到工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
辟1.从旧
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
、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
1.从衡,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工3.南
外籍工人)1.拉丁
欧、非洲人到西欧3、中国新中国
成世纪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立以来的人口迁移:80年代中期前1.计划
经济体制2.严格计划组织、有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
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地进行1边疆地区的建设2.
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第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时 期人口变化特点原 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3、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或新增人口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
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
放政策自发迁移内地到
“民工潮4、人口迁移的
意义调节
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5、人口迁移对迁
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
极积口影响:少迁出地人减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流交;负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促
面影响: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
入地:积极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负
面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
差异或变化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
往往起重要作用。1.3人口的
合理容量1、环境
承载力环境
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
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环境人口
容或是一个国家量地区在可预见区时期内,利的本地用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
证符合
会文化社则准的物,生活质平条件下水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人口数量。的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制
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化)、生活和文比消费水平(成反比对、)开外
放程度。3、
合理人口容量概念:按照合
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的人口生活质量来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保持
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
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5、保持
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国际社会
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
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2.1城市
内部空间结构1、
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
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2、
城市形态的类型:类型团块状条
带状组团状分
或河流、谷地等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
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
被迫延伸地地举例我
国的成都、合肥、洛阳、西宁
,美国的华盛顿兰州、宜昌重庆3、
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
土位地利用方对用地空间和式置需求往往是相,的同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集聚间上的空
。4、
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5、
功能区比较6、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
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7模式、经济因素是影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
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8、各类
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第 2




城市内部空间构结的其他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面区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的的声誉或 种族
宗教团体(唐人街早等);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10、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早
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 、 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
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间空结构发不同等生变化。2.2
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
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我
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万50~10(0)、中等城市万(20~50)小
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2、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
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3、上
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 上
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
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
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4、
城市等级体系:城市
的服务种类、服务档次、务服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相级,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对城市分的空间
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5、
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 等
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6、中
心地理论前提:环境
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2.3城市
化1、
城市化的含义 2、人口向
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
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
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城市
化的意义:城市市
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
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5、世界
城市化的进程城市
常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化阶段见的问题初
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
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
确中期阶段30%~70%,较高迅速快交
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后期阶段等70%以上,高缓慢,
甚至停滞继
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城市化特征比较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城市
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
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
——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3)对
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第 3
页bc
9、影响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3)对生
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7.保
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