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doc
2023-04-21,文件大小: 18.5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扇形统计图,众数与中位数。在前几册教材中教学了条形图和折线图,学生初步了解这些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有选择地使用。扇形统计图与条形、折线图不同,它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表达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因此,教学扇形统计图,使呈现统计数据的形式更多样了。众数与中位数是常用的统计量。在许多场合,平均数不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情况,经常使用众数或中位数来显示。因此,教学众数与中位数能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全单元编排4道例题、两个练习,把内容分成两段。例1和练习十五,教学扇形统计图;例2~例4和练习十六,教学统计量。例2讲众数,例3、例4讲中位数。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看懂扇形图,利用数据解决问题。扇形统计图的教学要求是看懂图的内容,理解图上的每个第 1 页


比较、估计和判断。练一练第2题,看着统计图,学生会
想到我国的人口多,人均占有的国土面积少。练习第 2 页
百分数的具体含义,能利用图呈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不教学制作扇形统计图,因为画扇形比较麻烦,不必把教学精力耗费在画图上。学生有圆的认识,有百分数的概念,能够看懂扇形统计图。看图、交流,理解图里的信息。例1让学生看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在小组里交流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教材呈现了交流的场景,虽然学生的讲述不完整,但都说出了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和自己的理解。有人说得具体些,有人说得概括些,通过交流可以整理出以下三点:这幅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我国国土总面积;圆被分成大小不同的5块,每块表示一种地形,哪种地形的面积大(小),统计图里相应的那块就大(小);标注的五个百分数,分别表示五种地形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几。计算、填表,体会图的特点。例题告诉学生,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让他们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计算要利用图中的各个百分数,从而体会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知道它与条形、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比较、估计,利用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通过各个扇形有大有小,反映各个部分数量有多有少。图的直观形象,容易引发


清楚看出哪天的食物搭配
比较合理。第2题把果盘看成一幅扇形统计图,根据花生米
所占的面积,能估计出其他几种干果所占的面积。解答
这些题利用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又特点。2进一步体会了它的.整理数据,认识众数。例2教学众数的知识,
包括众数的含义,得到众数的方法,以
及众数的实际应用。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
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由于出现的次
数最多,因而有一定的代表性。观
察表格,初步感受众数。表格呈现9人做黄豆发芽试验的数据,学生
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人的试验做得最好。例题因
势利导,让学生找出发芽几粒的人数最多,有几人。通过
发芽17粒的人最多,是这感受17次实验发芽粒数的众数。排
列数据,理解众数的意义。教材把表格里9人的发芽粒数
依次排列,指出现的出这些数据中17次数最多,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在这
句话里讲了众数的意义: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还含有求众数的方法:在一组数据中寻找出现
次数最多的数。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意义建构众数的概念。求平均数,
区别新旧概念。众数和平均数都是统计量,平第 3 页
十五第1题的两幅扇形统计图里能


回忆平均数的知识,体会平均数与众数的意义不同,求
法不同,从本质上区!◆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分这两个概念。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联
系实际题,79页练一练第、应用众数。第2如果把上周销售男鞋
的尺码一双一双地记录下来,在这组数据中25.5出现的
次数最多,有48次,因此25.5是众数,这个众数会
影响鞋店今后的进货例3.分析数据,认识中位数。。3和例4教学中位数,前一道例题以形成概念为
主,后一道例题教学算
法。创设
情境,产生需呈现一要。例3张九名男生的跳绳成绩记录
单,对7号男生的成绩进行分析。有人利用平均数,指
出7号男生跳的比平均数少,意味他的成绩不够好。有人把
九名男生的跳绳下数从多到少排列,发现7号男生处在第三
名,认为他的成绩不错。不同分析出现不同的评价,而
且差异明显。为什么跳的比平均数少,成绩还是第三名?是许多学生的
疑问,教学中位数就能解开这个疑。排
列数据,讲解概念。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指这组数据第 4 页
均数是三年级教学的。教材要求学生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通过计算


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处于最中间的那个数。这既是中位数的概念,
也是找中位数的方法。教材把九名男生的跳绳成
绩从大到小排列,很容易找到中间的数, 理解它就是中位数。评价7号男
生的成绩,用中位数合适。九名男生中有2人的成
绩十分突182下和出,分别是170下,这两个优异成绩拉
高了全组的平均成绩。事实上,九人中只有2人的成绩
在平均数之上,其余7人的成绩都低于平均数。可见,平均数在这里
并不反映一组数据的实际状况,用中位数表示这组
男生的跳绳水平比较合适。一组数据的个数
如果是偶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正中间有两个数。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
法,是例4的教学内容。适时指
点算法。例3初步教学中位数的意义和求法,例4寻找
十名女生跳绳成绩的中位数,学生会主动把这些女生的
跳绳下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找中位数时,发现这组数据一
共10个,正中间有两个数,于是产生疑问中位数是几呢?
教材适时指出:正中间有两个数的,中位数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在教材的
指点下,学生通过计算正中间0104和1的2的平均数,得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03。用中位数分析、
评价103,把数据。求得中位数10号女生的成
绩同中位数相比,可以看到略小于中位数,表明这名女
生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是较偏后的。仍然用中位数评第 5 页



他女生,可以判断各人的成绩在整体中的大致位置。像
这样用中位数进行数据分析,比平均数方便,有时比平均数合理。4.选用合
适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实际状况。到现在为
止,陆续教学了三个统计量,分别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些
时候,三个统计量都能确切反映数据的基本情况。
也有些时候,统计量会引起误解,有误导作用。所
以,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是十分重要的。选用统计量
又是比较复杂而困难的。本单元只是初步教学选用,要求不高,
难度不大。如果
一组数据的众数出现的次数很多,这时的众数具有代表
性页练习十六第82。第1题里,十名男生身高数据的众数是153,众数在这组数据里出现了3次
。十名女生身1数据的众数是高48,众数在这组数据里出现5次
。显然,女
生身高的众数更具有代表性。如果
一组数据里有极端数据,这时的中位数具有代表性。这里
所谓的极端数据,是指和其他数据相比,明显大许多或小许多的数。
极端数据影响了平均数的代表性,会把平均数
拉大或者拉18小。第页练一练2位同学家庭住房面积分别是43平方米和50平方米,比
其他同学家庭住房面积小得多。因此,
九位同学家庭平均住房面积只有77平方米,低于
中位数84。如果选一个统计量表示这九位同学家庭的第 6 页
价其


情况,中位数是比较合适281页第的。第题里,A飞机
的飞行时间特别短,是一个极端数据。这个数据使八架飞机
的飞行时间的平均数明显小于中位数,也使平均数失去
了应有的代表性。如果A飞机不飞,其余七架飞机的飞行
时间里没有极端数据,平均数和中位数应该比较接近,都可以用来表示七
架飞机的飞行水平。第3题里工0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180资的平、1100、1000,平均数远远
大于中位数和众数,是由于总经理与副总经理的工资远远
高于其他人。反映员工工资实际情况的统计量应该选中位数或
者众数。第 7 页
住房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