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第18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案 .doc
2023-04-24,文件大小: 828.0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1.政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上,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确立。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2.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1/18


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在经历2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的曲折探索后,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3.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新时期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第18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程标准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4.了解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召开:1949年9月,北平(2)内容①大会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1949年政协会议与1946年政协会议的不同(1)1949年政协会议将国民党反动派排除在外。(2)1949年政协会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3)1949年政协会议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作用。2/18


剥削中国各的人民族历史。(2)从根
本上改变的中国社会了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民主主义向新社会主义过渡
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华民
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国元。中华人民共和纪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前,是中国
由中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二
、人民政权的巩固1.土地
改革运动(1)背景
:新中国刚立成时,全国的占总数约2/3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
度之下。(2)概
况和结果: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国《中华人民共和土地》革法改。到1952年
底,土地革改在全国大陆本基完成。(3)作用和意义: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束度的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
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目的和实质3/18
(4)1949年政协会议是长期存在的、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召开:1949年10月1日(2)内容: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职能的表现(1)机构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性质。(2)内容上,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确立的各项原则为1954年宪法奠定了基础。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


定物价,统一财经(1)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人难,困商投涨,物价飞机,市场混乱
。(2)概
况和结果:“银元之之”和“战棉米战”政务院过通采取统一全国财
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现、理金管理等措施实财了国家现政经济的统一。“银元之
战”和“米棉之战”的实共中华人民质和国成立初期的
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的斗争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
战”和“米棉之资战,是同”产阶级的一场质较,性量属于质会主义革命性社。表面上“银元之
战”采用行政手段,“米之棉战”采用经济手段,都
为了是稳定物价,其实质是党和政府与资本家在夺争市场的领导权。(3)作用和意义①全国
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政物价暴年的局面,人民涨府赢得的全国人民了
信任。②到1952年
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3的抗美援朝(1)背景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
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安国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
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国中国家安全。②美
国第台舰队侵入七湾海峡,挠阻中国的统一大业。(2)概
况结果①1950年10和月,以彭德怀为
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朝赴鲜,抗美援朝,保
家卫国。②经过五次战
役,中三朝队把美军赶回“军八线”附又近,经过1953打边谈,边年7月,美
停不得不在《朝鲜国战协定上》签字。(3)作用和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地际位;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
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建和设祖国而团结
奋斗。4/18
2.稳


的协定”战含义“停
战协定”指在一场战争中参战者同意暂时停止议战的协作,而非正式
结束战争。即朝鲜半岛的战争还未最终实束,还未结现真正的和平。 开
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时
外交
交外交原则―→方针外间活动外交成就(或
活共的意义)中华人民动和国成立第一年 奉
后与苏联、保加利亚
行独立
、朝鲜、越南家十个人民民主国等建交(1)中华人民共和国
迎来一次建交
边倒”先
自交的和平外主政策“一
高潮(2)新中国取
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另
起再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炉”先谈判客建交,同印度
、国度尼西亚等印建交1954年奉
行独立首次以五大国
自的和平外交政策主4 月,日内之一的
地位和身份参加
瓦会议召开。会议(2)显示
由于题国作出的努力,印度支那中问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
国以政治解决(1)新中得际争端、维护世界
和平方面所起的
积极
作用1953-1954年和平共
处印项原则(1)1953年12月五,中印、中缅正式倡
国就历史两题遗留问议将和平共
举行度判(2)1954年6月,周谈来应邀访问印恩处五项原则作为国
际关系的准则(2)同
、缅甸(1)中
印度和缅甸
发展了友好关
系5/18
“朝鲜停


会议是战后第一次
没有西
上议召开,中国在会会方殖民国家参加
提出的国际为议。会中国进一步开展同
同存4”方针异 月,亚非求并持“坚同存异”的方针,推
成会议取得动亚非各国的
功万隆友好合作
关系创了条件造1954年9月
国建交独立自交的和平外主取得了新的进展“一
等1956年中国与挪威-及同英荷、国兰建立代
办级外交关系中国
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1)“一
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一
政倒”的外交边策和独立自针的外主方交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
目的是捍卫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
利益。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特色和平共
处五项则原超越形了意识态和社会制度的差以,异其包放性和开容性逐渐得到了国
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准基本的则。“求
同存异”“求
同存”方针中的异“同”是指非亚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
求发展,而是不社会意识形态相指;“同异”是亚非国家的社制会度和建设
路道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制会社度、意识形态的差异,的了共同为
利益加强团结和合华。中作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
策的特点和原因(1)特
点:独立自平和主外交;平等外交;极积同发展与不型类国家的外交
关系。(2)原
因命近代中国人:革民斗争的经验总结;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
和阻挠;国际局势带来的压力;维护中国独立自主地位的需。要 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的建立一、过渡时期
总路线1.提
出: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治内经国、政济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6/18
1955年“求


出过渡时期总路。线2.内容:
实一发展国民经济的第施个五年计划,步逐实主国家的社会现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义业和资本主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
总路的与“一五”线划计联系(1)过渡时期
总路主是建立社会线义基本制度的总,领纲具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举的特点。(2)过渡时期
总路定是制线“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循遵原则;“一五”计划是对过渡时期
总路线的具体实施。3.实
践(1)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
上,我国基本底完成了对农业、手业和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
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2)“一五”计划建设。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业变工落后的面貌,人生民活水平得到提高民中华人。共�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