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x
2023-06-12,文件大小: 886.7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 必备知识 清单破1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知识点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结果: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1)实现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2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知识点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特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组合不同,生产功能的强弱有明显差异。2.稳定功能(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2)过程举例:人类活动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碳保存在植物体及土壤中;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相结合,形成沉淀。(3)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稳定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3.意义(1)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差异。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特点(1)变化性  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素间物质迁移的结果。(2)统一性  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2.意义  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3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知识点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响应原理: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特点: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3.现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通过自然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不但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的适应。4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知识点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 |自然环境要素及三大物质循环的关系定点关键能力 定点破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化学能→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2.自然界三大物质循环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三大物质循环对比如下:


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丰富的矿产资源;
元能量的素的迁移运动及流动、了地②改变表形态,塑造
转机界和;②联系自然环境中的化有了各种自然景观;
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
陆间联系的主要带纽,不断无了界①形成机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
塑造地表形态①促传输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


表整(1)每一要素都作为现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西北
地区气候
、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地区干旱 的自然环境。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定点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自然环境整体性的


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牵身一而动全发”。下图表示
破坏森林导致自然环境整体变化的因果关系。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


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
河流上游、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会失,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


问题的分析思路(1)判
断自然环境的主导要素。主要从分析理地抓住位置入手,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
、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主导要素。(2)“一果多
因”的推理。“整体性”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本基思维模式,在分析、解释一些地理现
象时,往往是“一果多需因”,要根据“果”利发用散性思维推理“因”。例如,大陆西
海岸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的沙漠成因,除大气环流因还,素外有洋流因素。(3)“一
因多果”的推环。自然理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分析
某一自然环境要素时,一定要抓住“因”,并分析该“因”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自然要素的变化。例如,在热
带雨林区破坏植被会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变化。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自然环境整体性


例 (2023重庆八中适应考试)四海湖地处松嫩平原西南部呈西北,—流动性东南走向,较差,排泄方式以
蒸发为主022。1年11月,该地出现大暴雪天落,雪冰晶气到湖面,被湖水并冻浸润
结,并受风力吹拂滚动形成团状雪球在湖中漂浮堆积两日后,雪球被封冻于湖面冰层之下,呈
现出独特的“冰汤圆”景观。下面为四海湖分布示意图和“冰汤圆”景观图。据此完
成下面三题。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典


海主“冰汤圆”湖观景要出现在湖泊的 (     )A.东北侧
  B.西北侧C.东南侧
  D.西南侧C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四


响“冰汤圆”景观形成的主要因 素 (是    )A.气
温高于0 湖℃  B.水透明度高C.大
风天气吹拂  D.湖底缺少阻碍物(3)雪冰晶
够在能未冻的结冻面湖结的主要原因有 (     )①湖
水盐度高于雪冰晶②湖
水盐度低于雪冰晶③湖泊
水温低于气温④湖泊
水温高于气温A.
①③  B.①④  C.D.③  ②②④CB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影


提取    ①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②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四③海湖呈西北
—东南走向,湖水流动性较差;④四海湖的排泄方式以蒸发为主。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信息


析    根据图文材料可第)题,(1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北盛地,冬季区行西北风,风吹动冻结形成雪冰晶向东南方向翻滚,的
雪球受到,聚集湖岸阻挡,成群,在湖泊的湖东南侧,水冻成,形结“冰汤圆”景观,C正确
。第(2)题,根据上题
分析可知,西北风是影响“冰汤圆”景观形成的主要因,C正确;素气温高于0
℃不利于结冰,不利于“冰汤圆”景观湖,A形成错误;水透明度高、湖底缺少阻碍物对“冰汤圆”景观
形成影响较小,B、D错误。第(3)题,根据文字材料可
知,四海湖的排泄方式以蒸发为主,说明湖泊为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
、密度较大,不易结冰,雪冰晶为固态淡密水,度较小,容易结故雪冰晶冰,能够漂浮在之湖水
上进而冻结,①正确、②错误;湖水比热容降大于大气,温速度慢于大气,冬季湖泊水温高于大气,湖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解
水不易冻结,而雪冰晶漂浮于湖水表层,更靠近散大气,热较快,因而容易冻结,③错误
、④正确。故选B。


睛    在海(湖)水温度降到冰点时,一些漂浮在海(湖)面的杂质周围会形成冰被在物理学上,
称为“成核效应”,冰一旦形成,四周的过冷水(温度已经降到冰)点之下的水就会在它表面凝的
结,使得冰块越来越大,最后凝成一大片冰水(。但海)湖并不平静,所以小块的冰并不会立
刻结成一大块,而是在相互碰撞摩擦中变得越来越圆滑,最后团成一颗颗冰球。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点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