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高一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doc
2023-06-20,文件大小: 20.0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高一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  《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  师:上节课我让大家自主学习了苏轼的《石钟山记》,这是一篇游记。古代的游记,写法不拘一格,大多是通过记述作者的一次游览经历,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以记叙山川景物、风俗习尚,从而抒发作者感情的散文。那么,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与我们所学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游记散文的不同呢?  生(刘):《石钟山记》的最后一段不是记叙,而是作者在发表议论。  生(马):《石钟山记》大部分篇幅是用来记叙游石钟山的经历,但落脚于议论,我觉得作者并不重于山川景物的描写,而是要因事说理。  师:说了什么理呢?  生(张):通过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不可的道理。  师:大家认为呢?  (其他学生面露微笑,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师:看来,大家的自学效果很好,从大家的微笑中老师看出你们是真正读懂了苏轼的这篇游记。《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它的真正目的是要揭示一个道理:第 1 页


难,而其见愈奇 然视
其左右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二:
翻译下面句子  1、所
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
极夫游之乐也。第 2 页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所以,它被后人称作“特殊的游记”。而文学史上,还有一篇游记和它一同享此殊荣,那就是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篇和《石钟山记》并称姊妹篇的游记,看看它又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也像《石钟山记》一样,为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  (生大声通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本课相关文言知识:  一: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下平旷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其进愈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4、后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读课文声
音渐稀)  (生
甲、生乙、生丙、生丁、生戊回答屏幕展示问题。随着
学生回答逐个显示答案)  师:好,在
基本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我们来关注这篇文
章的深层次内容。  (师
泛读第一自然段)  师: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表
达方式?  生(张):记叙。这一段作者
紧扣题目,介绍了褒禅山的概况
。  师:能不能
具体说说写到了有关褒禅山的哪些情况?呢  生(张):写了褒禅山名称的由来,华山
洞命名缘由及道旁仆碑
,并且说明了“花”“华”音谬的情况。  师:张
ⅩⅩ读得非常认真,概括得也很全面。那么,结合全
文来看,这一段的叙述有什么作用呢?  (生
迷茫)  师:
想一想这一段作者写到的几个方面,是否在后文有所
照应呢?  (生
开始低)  生声议论(马):在这节课
开始的时候,老师说这篇游记和《石钟山记》一样被称为“特殊的游记”,我发现这篇文
章也第 3 页
  3、而


想,这一段是不是为后文的议论
埋下了伏笔呢?  (生
更加激烈地()  生议论卢):第二自
然段作者写到了作者与 “四人”同游华山
洞,第一段中有对华山洞的交  生代。(赵):第
四自然段是针对仆碑发的议论,第一段对仆碑
的介绍应该是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师:好,大家看第
四自然段。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
字和订正“华”的读音那些文字相照应。先由所见的仆碑引
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
。“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花”“华”
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
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由
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生(孙):我觉得这段议论一正一
反,先破后立,从反面加
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又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
“深思而慎取  师:发现的真好!”。  生(张):因为有
洞,所以有了与友人游洞的经历,又因为游
洞未果,所以使作者遗憾,因遗憾带来了思考,这样,后文发表议论也就
顺理成章(  生了。卢):对,
都是延续第一段展开的。第三段的议论就第 4 页
是在记游之后落脚于议论,我


游洞未果展开  的。(其他学生纷纷认同)  师:大家说得
非常好。第一段的写法正符合游记的写作特点,作者在这里
交代清楚了所游之地,自然地引出第二段游
洞的经历,因为友人的中途退出,使得作者“不得极夫
游之乐”,并由此展开了议论。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
借记游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那么,王安石要借这次游
洞未果的经历向我们阐述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
三自然段。  (生
齐读第三段)  师:这一段
着重写什么?  生
齐答: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  师:从
哪看出来的?  生:“于是
余有叹焉。”“于是”表示紧承上文,说明这段议论是由第二段的记叙而来的。  师:“有
叹”与第二段哪个字相呼应呢?  生
齐答:悔。  师:以古人游览观
赏“往往有得”的事例,提出古人“得”的
原因在于“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进而结合
自己游洞的经历生发议论。那么作者议论的重点在呢?哪儿  生(李):作者
结合游洞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第 5 页
承接


奇”“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
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的观察,得出“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总观点。提出要追求最高的人生
境界,“志”是非常  生重要的。(刘):作者还
围绕着“志”提出了三个“不能至”:“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志”“力”“物”构成了
追求理想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  师:很好,理
解得很到位。  (板书
人生境界:志 力 物)  师:
结合作者的游洞经历,他“悔”什么呢?  生
七嘴八舌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但是他没能
坚持游完整个洞。  师:好。在这一段的后
半作者揭示了“志”“力”“物”
三者的辩证关系,说明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
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志”是最根本的。因为有
力而不至“可讥”“有悔”,尽志而不至“无
悔”“无讥”。一正一反间,突出了“志”的决定作用。
接下来,我们再次大声读此段,进一步感受作者的“
志”“力”“物”之辨  (。学生自由大声读)第 6 页
见愈


板书:夷以近,游者众, ;  
险以远,至者少, 。)  师:看
黑板上的残联,结合此段议论及王安石生平把它
补充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生
兴味盎然,议论纷纷,有的开始埋头苦思。师走入学生
间指导。)  课
堂交流(  生。任):
夷以近,游者众,盖凡好者皆险;可以远,至者
少,夫惟智者尚能。(掌)声  生(赵):
夷以近,游者众,无向览险常;以远,至者少,有
志涉奇(  生。王):
夷以近,游者众,走马观花者十之八九;险以远
,至者少,鸿鹄大志人万里无一。(更加热烈的掌)  生声(李):
夷以近,游者众,无志者一事无成悔恨一世;险
以远,至者少,有志者一飞冲天流芳万年。(掌声)  
…………(学生踊跃发言,不断有奇思妙想,掌声不断。)  师:大家真是有
才识、有见解。很多同学在补充对联时注
意到了我的要求“结合第三段议论及王安石生平”,最
难能可贵的是,大家的联句讲究声韵,对仗工整,在这么
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佳对,真是不可多得。老师这里也有一对,不
妨拿出,和大家共享。第 7 页
  (教师


夷以近,游者众,自古登峰造极有几;  
险以远,至者少,从来随波逐流最多。  (生
兴奋,掌声)  师:我们
再来思考,王安石为何如此关注“志”呢?  生(张):王安石
年轻的时候,便有改革的志向,所以我想
,他写下本文的时候可能也有对改革的一些想法。入洞愈深,
行进愈难,改革的路也很艰难。而前路漫漫,不一定时时
有外物辅助,所以,“志  生”是最重要的。(赵):他那
时候还没开始变!法呢一篇游记和变法也有
联系我觉得太牵强。  (生
开始窃窃私)  生语(郑):我觉得还是有
联系。王安石首先是政治家,其次
才是文学家,文章中的议论至少还是有他的作为政治家的一
些思考的,因为这篇游记很独特。  生(王):我也觉得,本文
跟他的变法有一定关系。改革比
游华山洞更加艰难,在变法中,王安石受到了重重阻挠,很多
贵族士大夫都反对他,但他始终有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
行到底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