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九年级语文上《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doc
2023-06-20,文件大小: 19.0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2.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第 1 页


革命”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第 2 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导入。  (导语)这茫茫夜空中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江河来说.“星星”便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起学习这首诗歌。(板书文题、作者)  同学们,起步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八十年代蔚为大观的朦胧诗潮,无疑填补了那个动乱的历史年代中诗意的空白。舒婷,顾城等无数富有才情的青年诗人的歌声渲染出时代的色调,建构起一个新的诗学主题。诗人江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作《星星变奏曲》,去体悟朦胧诗独特的审美特征。  1.朦胧诗简说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批“


孕育于“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
生)、芒充(姜世栗)、多多伟(世征)等在”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
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
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
亲爱的祖国91》等,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 7位
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
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
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
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
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
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江河。
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
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  表
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
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  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
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
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
光》赢得社会瞩目。  
三、学习新课:  (一)听
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
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诗中的星星象征
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第 3 页
  朦胧诗


的渴望?  3、
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二)合
作探究,理解课文:  1、“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
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
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中有
几处出现了“星星”这一形象?它有什么深刻
含义?  (三)揣摩运用
,体味语言:  1、诗人
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
的感受?  “
柔软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
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
好感觉。  2、“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
怎样的意境?  “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
搅扰,十分宁静星星的;“落满天空”的情境必定出现
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
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
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第 4 页



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
”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
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
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
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
“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
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
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
、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
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
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
法,因为声音—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会
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
足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
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4、诗中“
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
什么要颤抖呢?  “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
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
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
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第 5 页



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
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
,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6、“
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
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  
四、小结:  同学们,有人说,一个
聪明的民族,是敢于反思敢于自我
正视的民族。朦胧诗潮就是对那场文化浩劫的沉痛反思,作为代表诗人之一的江河的诗作
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星星变奏曲》即是
真正的对与光明的呼唤,温柔的静穆中
让人体验了咸涩的沉重,浓郁的诗情氛围让人轻松中心灵
震动。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个体,
乃至民族,这种信念永远是鲜亮的。  
五、作业(  设计:一)、阅读诗歌《
帆》  1、诗中之象,即作者
笔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
,这些是诗的根本,因为作者必须借形象来说活,请分析《
帆》的意象。  
帆第 6 页
  5、


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
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的弓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
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1)意象是A 的 的
帆。  B 的大
海, 海风, 浪。  C 碧
流, 阳光, 异地  。(2)意象
组合构成了三幅画面,分别、 、 是 。  2、诗之
魂,诗人无论怎样塑造人、物、景,都绝不单单
是人、物、景,诗的意象是为诗魂服务的,诗之魂,即作者的思
想、情感、观点、感情等。  (1)请找
出《帆》这首诗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话。  (2)从
这些话中你觉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画
面象征什么?  3、
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且
不少于40个字。  
高山 溪流 大海  (1)描
绘一种情景  。(2)表
达一种感悟。  
参考答案:第 7 页
  蔚


独 不安分 蔚蓝 呼啸 翻卷 清澈 金色的 遥远的  (2)离
乡远去 挣扎奋斗 享受  宁静2、(1)唉
,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  
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2)象征有
志追寻真理,渴望冒险与斗争的青年,青年进入中年的
三个阶段。  3、
略  (二)、
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
……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板书设计  星星变奏曲  江 河  
如果……          如果……  
谁不愿意……        谁还需要……  
谁不愿意……        谁还会……  
谁不喜欢……        谁愿意……  
谁不喜欢……        谁愿意……  
蜜蜂 萤火虫 睡莲     寒冷 寂寞 苦难  
春天 鸟儿 白丁香     冰雪 僵硬 瘦小第 8 页
  1、(1)孤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