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2023-06-21,文件大小: 33.5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解决了kùn rǎo世界的粮食问题,在被授予多种róng yù称号后,2019年3月,又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年轻精神 ”充分的, 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虽轻而人已死了。  B.《错过》选自《刘心武杂文自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D.海洋所能提供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据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今天上午我市举行最大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  C.造成东海、南海紧张局势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国家新第 1 页


献精神,人们自然会想起李商隐在《无中的“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诗句。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的诗句“有的人/俯
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了鲁迅《自嘲》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了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的精神。名著阅读。(6分)  
⑴元末明初_________写的《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
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_______浔阳楼
题反诗等。(3分)  
⑵《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是深受
人们喜爱的人物形象。他性格中既有粗鲁莽撞的一面,也
有粗中有细的一面。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各举一例,第 2 页
“冷战”思维的结果。  D.数以千计的微博网友,用碎片化的语言记录个人生活、参与公共事件、见证社会变迁。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__________ ___,可以攻玉。 ②愚者暗于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 ④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提到奉


简洁的文字写出相关情节 (4。分)  
粗鲁莽撞的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中有细的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
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⑴请你按要求写出两个含“叶”的成语。(2分)  
叶  
叶  
⑵叶,是文人墨客笔下一个永恒的话题。千姿百态的叶
,引起了他们无限的联想。“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宣宗宫人借随波而去的叶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况属高风晚
, 山山黄叶飞。”王勃借黄叶渲染悲怆的氛围,表达久客
思归之情。你由叶的什么特点引发了?(3分)什么联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3 页



⑶仔细欣赏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3分)  ①根据
漫画内容,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  过超5字,1分)  ②用
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的讽刺(2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共60分、阅读理解)  (一)阅读明
代诗人高启的《春暮西园》一诗,完7成第题。(6分)  
绿池芳草满晴波①,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晴波:阳光。  7.
⑴诗中多处暗扣诗题,如第三句中的“ ”三字便暗扣
了诗题中的“春暮1(”。分)  
⑵简要赏析“绿池芳草满晴波”中“满”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杨花落第 4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的句子。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
说说这两首诗词中的“花落”所蕴含的情感有何不  ?(3分)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
陆游筑书巢》一文,完。8—11题成(14分)  
吾室之内,或栖①于椟②,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
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
不与书俱③。宾客不至,妻子④不觌⑤,而风雨雷雹之
变有不知 也。闲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⑥,或
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如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
渭南文集》)  
【注】①栖:堆放。②:(d&uacu椟e;)t木柜、木匣,这里
指书橱。③俱:一起。④妻子:妻子儿女。  ⑤
:(dí)觌相见。⑥槁枝:枯树枝。  8.根据
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的意思。分)第 5 页



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 ②宾客不至 ( )  ③或
至不得乃行 ( ) ④引客就观之(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而乱书围之  A.妇拍
而呜之(《口技》) B.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  C.启
窗而观(《核舟足肤皲裂) D记》.而不知(《送东阳马
生序9)  》.用“/”标出下
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此 非 吾所 谓 巢者 邪  10.将
下列句子译成现代4(汉语。分)  
⑴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
生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最能
体现“书巢”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阅读《说一说“
好声音”》一文,完12—14成题。第 6 页
  ①


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
益达到了三亿。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
换个角度来“听”。  ②“
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
。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
开使用的。  ③
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
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
音就此出现。  ④
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
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
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1秒82.88米的
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
开始产 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
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
损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
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它开始
分辨声音振动的信个1息,0004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
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
对应高频。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
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第 7 页
(10分)  ①“中国


组合。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
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
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
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
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
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
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
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
,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
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
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
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
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
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正所谓,甲
之熊掌乙之砒霜。  (摘
月号,有Fans》2019年10自《科学改动)  12.声
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大致可概括为:能量碰
撞产生声ar→________________&r音r;  ________________→耳蜗
分辨振动信(2分息。)  13.“听觉
是被动的”,“听音是主动的”,这是为什么
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8 页



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选文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删去?为3么?(什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析文中第④段划线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效)。(3分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