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
2023-06-27,文件大小: 37.0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到公元一世纪下半叶,学生代数达3000人,总汉在结束前,学生数已达总30000人。”下
列对以上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该学校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四书五经”B.政府的
支持是学生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C.“帝国大学”初建是在汉
武帝时代D.帝国大学毕
业生可不经察举而直接做6官、董仲舒在《
秋繁露春者》中说:王“配天,谓其有道天。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
通类也。”这句话 ( 反映的是)第 1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1、“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A. 孟子“仁政”学说 B. 荀子礼法并施主张C.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D. 董仲舒的“新儒学”2、《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 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 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D. 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4、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主张“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 )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了王位世袭传统B、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新儒学从根本上脱离“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5、“公元前124年,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招收的学生是专为国家政府部门培养的,学校不断扩大,


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 课
程设置多样由 化 B. 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 向社会下
层逐步 扩展 D. 官方化和制度化8、我
国古学有一位代者,运用阴阳制行、“天人五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合统治提供了“天
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是 )A. 韩非 B. 孟子C. 董仲舒 D. 朱熹9、《
秋繁露春中》写者道:“王配天,谓其道。有天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
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
之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A.
春秋时期,道家辩证.汉 法思想 B 武帝时,儒家“天人合一”思想C.
西汉初年,黄老“无 为”学说 D.战国时期,法家“以法治国”思想10、汉
武帝时期学太,的模虽然规非常有限,只有几学经位士博50名和士博弟子,但却代
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
已达到三万多人。太学教育 的发展( )A.宣扬了
黄老“无.有 为”学说B 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C.
提高了官员执政能. 力D缓和了西汉以来的11阶级矛盾、董仲舒“一生最大的
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
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这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
②法家 ③ 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 A. ①②③④ 五行家 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12、历史
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响影,…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
国中固想有的思体系断不与佛教互动,终国融合于中为型的思想体系,”下列符表述合这一
的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朱熹C. 李
贽王 D. 夫之13、西
董仲舒以《公汉羊春秋》为据依,将周代以来的宗教观和天道阴阳、五行学说结,合第 2

A. “大一统”理论 B. “罢黜百家”C. “天人感应” D. “仁政”思想7、西


春秋繁露》中提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害先出灾乃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
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目的是劝说汉代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
浓厚的迷信 思想 ④儒家思想维护着君主统 A. ①② 治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4、西
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进去了;叔孙通等人
把“礼”与“而上的“大一”“天地”形阴阳”“四”时系联在了起一;贾谊在其中新书《·道德说》
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学(时儒)A. 具
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奠向 B. 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 继承
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开始 D. 融合道家以及阴阳家的学说15、司马迁
在《史记》中记载,西能初年,“汉子不自天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
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师……,京之钱累百巨,万贯朽不行而可校太。仓粟陈陈相因之
,充溢露积于外,不腐败可食”。上述变化为下列那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
墨 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大一统思想 D.法家学说16、董仲舒的“
春秋前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张,理论”主提是“君王受命于天”。
其( 思想主张)A. 是
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体 现 B. 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 为
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得到 D. 广大人民的拥护17、从
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强中调中央无至高的权上威却是孔
子本人未曾提及的。题干反映 (出 )A.君主专制
必须借助孔 儒学 B. 子原创儒学不合时 宜 C.儒学成为封建统
治的工 具 D. 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18、 《汉书·国董仲舒传》中“道之大原
出变天,天不于,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
宜”等记载,由此可知 (董仲舒的思想 )A. 强
调“春秋糅 大一统” B. 合了多学派思想C. 趋
背 D. 向“三教合一” 离了先秦传统儒学19、 “在
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
警示,意味着皇时施政不帝,此善就应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 做第 3

在《


的判 ( 断)A. 霾
是灾难的象征 B. 天人感应C. 君权神授 D. 自
然规律20、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
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 养子
亲子权利相儒家 同B. 伦理得到强化C. 宗族
利益受到保 护 D.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二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21、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
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 生和发展。 ——据
李静 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 材料二 下图
是漫画《胜出》。图中台上站着两个人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另一人左手
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大的力支持。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
,不甘失败。 材料
三西学者方将常常中国称为“孔。的中子”国实其的,中国在历史家,思上想们儒家思想在传对
承中不断的反思、改造和重塑,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1)据材料
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2)
图中台上出做胜利手势是人的谁?台下站着一的群人应该是当时什么人群的代表?漫画
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什么历史现象?(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通过思想家们的反思,儒家思想在宋代发生了哪些变化?(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简要分析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22、
阅读下列问题,回答问题。 材料
一 战国中后期,和政治上统一的趋势相一致,在思想上,各合的说融学家趋益势日
明显。到了秦朝,秦王采纳以法家了张,的主吏为师,以法为教,用法家学说统一天下思想。法家思想“
严而少恩”的弊端发展到极端的程度。秦朝的速亡宣告了法家的失 败…… ——摘编
自刘爱敏《西周至汉初的学术发展脉络》 材料
二 首先,汉武及帝诸子传说对六艺之文皆命充之秘府,有功于古代思想之流传。艺文《汉书·(
志》)武帝以后,学者犹兼治》)子百家之诸(《汉志学。…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