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docx
2023-07-05,文件大小: 423.05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单选题1.(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儒道互补”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下列主张中,属于道家思想的是A.“复礼”与“归仁”B.“无为”与“自然”C.“兼爱”与“尚同”D.“变法”与“专制”2.(2021·北京平谷·高一期末)下图为春秋和战国时期形势图,哪组词最能概括当时的形势①天下共主 ②礼崩乐坏 ③战争频仍 ④民族交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亦称诸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与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可见,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A.各国改革B.民族交融C.技术进步D.思想繁荣4.(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末)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助于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的是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焚烧诗书D.拆散大家庭5.(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末)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日益活跃,其中主张“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的思想家是A.孔子B.韩非C.邹衍D.墨子6.(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进入战国以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这反映了 1 / 5


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
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则史 料可用来说明A.秦孝
公的变法主张B.商鞅变法的成效C.秦统一
六国的2D.商鞅的变法思想9.(过程021·北京海淀·高一期末)下图为侯
马盟书中的一片。侯马盟书是春秋晚 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时
用毛笔写在 玉片上的约信文书,既包括加强宗族内部团结以打击 敌对势力的内容,也有其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
的誓 约等。该盟书反映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A.文
明精粹,铁制工具广泛.诸侯争霸,诸侯国使用B数目减少C.礼崩乐坏,
卿大夫专权夺.文化繁利D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10.(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秦国成为战国
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更加
全面彻底B.工商业和城市繁荣兴盛C.
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D.都江堰促进了农业1发展1.(2021·北京东城·高一期末)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是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之一。下列文字中,属于历史
解释.④A.①B.②C.③D的是12.(2021·北京海淀·高一期末)春秋时期,孔子的
弟子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此现象表明
,这一时期①政治
家多出自商人阶层 ②铁制农具使用推动农业进步③出
现一批私营工商业 者 ④严格的社会等级制A.①②B度受到冲击.②④C.①③D.③④13.(2021·北京
怀柔·高一期末)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
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
废除旧贵族特权B.奖励耕战C.废井田、.开阡陌D建立县制 2 / 5
A.国家统一B.华夏认同C.列国纷争D.诸侯称王7.(2021·北京海淀·高一期末)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是A.道法自然B.隆礼重法C.相生相胜D.兼爱非攻8.(2021·北京海淀·高一期末)《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对秦孝


朝阳·高一期末)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
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很多空地。这一变化A.加
剧了边疆地区的民族矛盾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逐步确立C.
导致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D.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15的形成.(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子
曰:“周监(借鉴)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据此可知,孔子主张A.爱
惜民力,为政以.德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文化传承,恢.(16复周礼2021·北京西城·高一期末)《史记·苏
秦列传》中描述战国时期齐国临淄的繁盛,说道“车毂击,人摩肩,连衽
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因素包括①铁
制农具使用与牛耕推 广②齐国国家实力强大,人口众多 ③手工业
分工细密,货币广泛流通④ 齐国扩张势力A.①②③B.①②④是诸侯中的霸主C.②③④D.①③④17.(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末)商鞅在
谈及治国理念时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下变法措施反映其上
述治国理念的是①奖励
③ ②奖励军功 耕织实行什伍连坐 ④推行郡县A.①②制B.③④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1.B【详解】结合所学
可知,“无为”与“自然”等是道家思想,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复礼”与“归仁”是儒家思想,
A项错故误;“兼爱”与“尚同”是墨家思想,选故C项排除;“变法”与“专制”是法家思想,故D选
项错误.2。D【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
乱,战争不断,礼崩乐坏,但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融,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
威下降,不再是天下共主,排A除、B、C项。故选D项3。.B【详解】据
材料“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
华夏族”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很多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国的疆域得以扩大,同时中原人民在与周边的戎、狄、蛮、夷
等民族的交往与争斗中,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B正确;A、C、D与题
干内容不符,排除4。.B【详解】根据所学
,奖励军功打破了贵族的特权,B项正确;ACD项与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这一内容无关,排除5。.B【详解】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是
强调法令和律法的作用,这是法家思想,韩非是法家的代表,故B选; 3 / 5
14.(2021·北京


表,邹衍是阴阳家代表,墨子是墨家代表,排CDA除。6.B【详解】战国时期,在中原各国与相邻的戎狄蛮夷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在民族交融中
出现华夏认同,
故选B;战国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排;除A材料反映民族的交融,“列国纷争”不符合材料主旨
,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诸侯称王”的信息,排D。7除.A【详解】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老子创立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即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其遵循的自然法则,我们不能
去妨碍它的自然法则,无为便是自然,为此,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项正确故A;隆礼重法是儒家荀子的思想,故B项错
误;相生相胜是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C项错误;兼爱非攻是墨家思想,项错故D误。8.D【详解】根据
材料中“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可
知,商鞅主张国家治理要因时而变,推行变法,D项正确;上述史料是商鞅的主张,并非秦孝公的,排除A项;材
料未涉及商鞅变法的成效,排除B项;上述史料不能说明秦统一六国的过程,排除C项。故选D项。9.C【详解】从
材料中“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既包括加强宗族
内部团结以打击敌对势力的内容,也有其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可以看出,春秋晚期,作为大宗的赵鞅需
要借助盟誓拉拢群臣来维护统治,说明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卿大夫专权夺利,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铁制工具使用
情况,排除A项;从材料无法得知诸侯国数量增减情况,排除B项;仅从“侯马盟书”不能看出东周时期文化繁
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排除D项。故项C选。10.A【详解】商鞅变法奖励
耕战,经济得到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故答案项A为;秦国的工商业和城
市发展并不比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国繁荣兴盛,排除B项;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也推动了其他诸侯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排项除C;都江堰促进了成都平原地区的农业发展,但不符合题干中“主要原因”的要求,排除D项。11.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这一说法是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这一概念的历史
解释,④符合题意项正确,D;商鞅由魏入秦是对事件背景的叙述,说法①不是历史解释项,A不符合题意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是对事件时间和人物关系的叙述,说法②属于历史叙述,不是历史
解释,B项错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等属于历史叙述,说法③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12.D【详解】材
料信息是,春秋时期,各国国君无不平等对待大商人。此现象表明,这一时期商业繁荣,并出现了一批巨商,社会
等级制度受到商业的冲击,故③④正确;材料��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