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9课《说木叶》教学设计.docx
2023-07-12,文件大小: 20.13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每段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段,
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
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二段,
说明“木叶”就是“树但是叶”,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
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2.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3. 教学用具 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  林庚(1910-2019)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秋日送别春天的心--缅怀诗人林庚。燕园,少了一位良师;天堂,多了一位诗人。(载自北京大学校园网)  年少时 “清华四剑客” (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之一;年老时 “北大中文四老” (吴组缃、王瑶、季镇淮)之一。 北大诗歌中心主任。知行合一的学者诗人。“喧闹时代的隐退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词语理解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  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2、理思路  文章应当可以划分三个部分,该如何划分?  三、课文剖析  (二)1.内容结构梳理  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


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
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段,
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
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
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
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
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
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
般“  (三)、分析文章,
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
: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
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
,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
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
?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
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象一位-蓬蓬松松-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象一位--黄褐色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
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
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
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
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
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 木黄色--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疏朗 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
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木叶“.”叶“更能体现秋第 2

  第三段,


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四、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
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
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
'’王面嫱、才西施‘,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
‘,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
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
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
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
,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
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
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
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  
五、课堂总结 课后习
题 完
成课后练习题。第 3

的性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