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第10-1课 劝学(考点汇编))-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考点精讲精练(统编版).docx
2023-07-15,文件大小: 697.92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ǎ就砺(lì) 参省(cān xng)
ǐ须臾(yú) 跂(q ) ǐ 楫(jí) 跬步(ku)
ǐ骐骥(qí 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 ) 金石可镂(lòu ) 螯(áo) 蛇鳝(shàn)二、文学文化常识1、作品简介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2、写作背景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
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3、了
解荀子的思想主张天
道自然的思想原
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
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
第10-1课 劝学【课内知识点总结】一、重点词语给加点字注音:木直中绳( zhòng ) 輮(róu) 槁暴(go pù)


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
,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
,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在
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
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
的结果。“人之性恶”荀子最主
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
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
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
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荀子认为人的
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
”、“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
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常识
梳理1.
《荀子》《荀子》是荀子
及其门人弟子所著,现存32篇。该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
成之作,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论说文的进一步成熟。主
要内容:(1)“重人轻天”思想。《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认为人不能决定自然规律
的存亡,天也不能决定人类的治乱、吉凶和命运。天与人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2“隆礼重法”学说。
这是基于人性恶的理论基础,强调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借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用刑罚
制服性情顽劣之人。作品
评价:《荀子》一书的思想,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其处于进步和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它的礼义伦理思想对于封建基础的巩固以及封建上层建筑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2.君
子曰
:学不可以已古
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有道德修养的人;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文中应为第二义。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半
步。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指极近的距离,或比喻数量极少。原
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
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
荀子


功在不舍驽马,
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十驾”即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三、课文
释译段解
: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段解
:论证学习的意义——改造提高自己。思
导引路作:者在这里用的比喻了手法,从不同的证角论度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己够高自提,己改变自
。作者所用喻体常见、易懂,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段解
:论述学习的作用。思
导引路本:段阐明利用件部条外的重要性,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君原子所以能之
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
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
4.驽马十驾,


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高,而完全在于“善假于物”的后天学习。段解
: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思
导引路作:者在本段连用,喻比论证学习要逐渐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
要想使学习卓有成效,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积累,这是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说明“学不可以已”。四
、文言常识1.通
假字 原
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
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
超越


今异义(1)君
学而
子博日参省乎己古
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
义:学识渊博。(2)蚓
无爪牙之利古
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
义:比喻坏人的党羽或帮凶。(3)非蛇鳝之
穴无可寄托者古
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
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体现在某种事物中。答案 (1)广泛
地学习爪 (2)子和藏牙齿 (3)身4.词
类活用(1)木直中绳,原
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
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
2.一词多义3.古


式(1)蚓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应蚓 “为 无利之爪牙,强之 筋骨”)(2)取
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应于 “为 蓝取之,而于蓝 青”)(3)以为
轮(省略 (之)句,(之)以为轮)(4) 使之
然也(省略使之 (之句,)然也)(5)金石可镂(被
动 ( 被 句,) 雕刻)(6)朽
木不折(被动 ( 句,被 ) 折断)五
、重点讲解文本
研究【思
考1】解读第一段1.解释
下列词语①君
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
:停止2.概括
第一段的内容及作用。明确
提出劝学主张论点——学习不可以停止,总领下文。【思
考2】解读第二段1.解释
下列词语①取
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从;第二个“于”,比。②中绳:
合乎,木匠用的墨线③輮:
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④其曲中
规:弯曲的弧度⑤虽
:即使⑥有
:同“又”⑦槁暴:
晒干⑧不
复挺者⑨:直輮使之然也
:这样⑩金:
指金属制的刀斧等⑪就砺则利:
接近,靠近; 磨刀石原
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
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
5.文言句


子博学:广泛地学习⑬而
乎己
日参省:检验;省察;相当于“于”。⑭知明
:同“智”,见识2. 研
读第2段,找出三层比喻的本义和比喻义。明确
 第一层:青、冰比喻。本义:事物经过变化,可以提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习是可以提高的。第二
层:木直为轮。本义: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比喻义:人性经过学习是可以改变的。第三
层:木、金比喻。本义:事物经过检验,可以完善。比喻义:君子经过学习,可以智慧明达,行无过失
。【思
考3】解读第三段1.解释
下列词语①跂:
踮起脚后跟②疾
:劲疾③彰
:清楚④假
:借助,利用⑤利
足:善于奔走⑥致
:到达⑦水
:用作动词,游水⑧绝
:横渡⑨生:
同“性”,资质、禀赋⑩物:
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2. 研
读第3段,思考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论证的。明确
 第3段论证的是学习对于君子成长所起的作用,采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分三层展开论述
:①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有时学习比思考更重要;②用四个比喻,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而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
得更显著的成效;③得出“君子善假于物”的结论。【思
考4】解读第四段1.解释
下列词语①风
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②神明
:非凡的智慧③自得:
获得原
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
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7
⑫君


跨出一脚;跨两脚。⑤无
以:没有用来……的⑥十驾:一天的行
程⑦功在
不舍:舍弃⑧锲:
刻⑨镂:
雕刻⑩黄泉:
地下的泉水⑪用心
:因为心跪⑫思而二螯:
腿;蟹钳⑬寄托
:藏身⑭用心躁:
浮躁,不专心知识
拓展:而(1)
连词:并列关系。例句:知明而行无过矣。(2)
连词:修饰关系。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3)
连词:转折关系。例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
连词:顺接关�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