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材教法.doc
2023-08-31,文件大小: 20.50K, 下载: 0
下载
下载地址加载中.... 下载教程
提示: 此文件暂无参考内容, 请自行判断再确认下载!!
作者很懒没有写任何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材教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材教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二、教学内容1.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儿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2.变化。第 1 页


义务教材:在六年制八册安排了“求平均数”的内容。没有单独安排“数据的分析”内容,对数据的分析是融入在统计图表的学习之中的。课标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安排在第一学段教学。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三、具体编排1. 简单的数据分析。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到此为止,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基本结束。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⑴例1。①通过对一个超市四种品牌矿泉水上周的销售量进行统计,让学生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再根据统计的结果来决定下一步的进货计划,体现了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第 2 页


所见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轴上,
每一格表示的数量单位都是相同的。但
在这两个条形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
,其他
每格表示1厘米,而第二个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28千克
,其他每格表示2千克。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
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
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
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第 3 页
用。②出现了一个横向条形统计图,由于这种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报表中经常出现,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它和纵向条形统计图在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时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才把横纵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③在这个统计图中,仍然采用学生已经学过的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方式,教材上提供了品牌A的条形作为范例,让学生涂出其他品牌的条形。学生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加以掌握。⑵例2。①通过一个复式统计表提供了某一小组学生身高、体重的数据,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②提供了一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以前学生


最小差异分别厘米是1和1千克
)。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
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
),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
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千克格表示10),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
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
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
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
所区别。③出示“中
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
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
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
议(如加强锻炼)。⑶关
于练习十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第2题,是根据学
校图书馆上周的借阅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
,并进行决策,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第5题,是一个
开放题,鼓励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一方面可以
培养学生
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实
际应用。第 4 页
(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


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
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
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
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
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
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
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
绩等等。平均数的
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
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
12块糖到的。如把平均分个给3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
,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
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块4有,这个“4块”就
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⑴例1。(
着重教学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①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
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使学生
明确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
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
人收集到多少个。第 5 页
[page]-->2.平均数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


象形条形统计图给出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
瓶的数量,在这个统计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小红比小
兰多收集2个,小明比小亮个,多收集4假如把小红的矿泉水
瓶给小兰1个,把小明的矿泉水瓶给小亮2个,四个人的数量
就相同了,即13个。③教材通过这种
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再利用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
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由此,总结出求平均数的一
般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⑵例2。(
着重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
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①通过求两
支篮球队的平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
,使学生理解: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
情况,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组数据进行对
比,平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量。要
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
不容易比清楚。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
比较。②通过计
算使学生看到: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
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平均数是
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第 6 页
②教材用横向的


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四、教学建
议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
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
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
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
到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在本单元出现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横向条形统计图以及一格表示10个、100个或
更多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可以让学生通过
迁移类推进行学习。2.
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
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
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
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进行一
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
便能对科
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
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第 7 页
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


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上,
而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很少提及。实际上,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
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
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
内容系创作者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创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夹子盘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夹子盘